【爱传媒叶毓兰专栏】在隔离的时候,明明就乖乖待在家里,却一直接到警察的关怀电话,你们有遇过吗?
日前我的办公室接到许多陈情案,就是因为在隔离期间乖乖待在家里,却因为「电子围篱」的定位显示不在隔离地点,不断接到警察以及卫生局的关心。
为何政府从防疫1.0一路编列到防疫4.0总计高达12亿元的预算,至今却仍未有效解决定位异常的状况,然而早在109年疫情爆发的时候,台北市议员就曾表示光是四个月内,就有八千多次电子围篱异常状况发生,其中「定位异常」就高达5千次,虽然陈宗彦次长表示会与电信业者讨论解决方案,也在109年年底启用了「电子围篱2.0」。
然而围篱仍旧状况连连、破洞难补,新北市光是今年4月1日至11日,不到半个月的异常数量就高达5千件,每日平均高达459件,我也向陈宗彦次长表示,问题不应全数丢给警察负责,未来居家隔离件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定位就必须更加精准,并且强化跨部会联繫,保护国人的同时,也要顾及基层同仁的辛劳。
这段期间,因为防疫警察工作从繁重变成更繁重,与病毒共存的同时,防疫还是必须执行,但是没有快筛剂提供支援的警察,居然还要当起外送员将快筛剂送给八大行业。
政府不断压榨警察,却不知警察早已疲惫不堪,家庭、健康都卖给了政府,政府却将警察送往危险的疫区,我也向内政部陈宗彦次长表示,儘速分配快筛剂给第一线同仁,勿将警察当成工具人!
最后我也向卫福部次长表示,1922专线必须打得通、问得到,更要及时帮助到民眾,勿让类似2岁孩童确诊事件再次发生。并且我更提及救护车量能确有不足,据统计从100至110年救护车数量皆在2100台左右,但是紧急救护出勤次数却逐年提升,未来国门将会越开越大,外国旅客数量也会慢慢回升,确诊旅客或国人绝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律以救护车接送至医院的方式,一定要提早做好准备,研拟可行性办法。
作者为立委、前警大教授
照片来源:国会频道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