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引述彭博社报导,由于Omicron病毒株疫情在中国不断蔓延,加上中国政府应对封城措施已损害经济运行,在中国的外国商会和公司的代表昨天(4月18日)会见中国商务部部长,讨论防疫限制措施对外国在华企业的影响。

报导引述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4月18日会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商会的代表。伍德克表示,这次会议是外国商界人士与中国高级官员分享他们的担忧的机会,说明当前形势紧迫性,「我所关心的是他们(能够 )倾听。」

报导称,上海美国商会谢绝评论,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商务部都没有立即回覆置评请求。截至18日深夜,还没有任何有关这次会晤的确切消息。此前,路透报导,中国欧盟商会4月8日致函中国国务院和副总理胡春华,详细说明中国防疫措施如何影响到欧洲公司,并呼吁中国调整防疫措施。

信函表示,大规模测试和隔离的旧方式无法克服Omicron变异株带来的防疫挑战,目前为控制疫情而採取的措施正在造成重大干扰,从物流和生产一直延伸到中国境内的供应链。

信中表示,中国德国商会前一周进行的一项快速调查显示,51%的德国公司的物流和仓储以及46%的德国公司的供应链完全被中国目前防疫所扰乱或受到严重影响。中国美国商会及上海美国商会近期调查也显示,在上海及中国各地的美国企业也面临类似困境。

路透报导,中国「清零」防疫政策试图对所有人进行检测,并对阳性者进行追踪和集中隔离。近期在上海和东北的吉林省等一些地区实施了严密的封城,试图遏制爆发。但封城迫使工厂要么停工,要么通过「闭环」运作,把员工留在厂区以保持生产运行,同时限制外部运输。但闭环操作也受到供应商关闭的影响。

此外,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4月15日致函上海副市长兼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宗明,反映在沪日企因防疫措施面临的诸多困难,希望能解决封城导致日本企业损失和其他业务中断的担忧。

赤松秀一表示,接到许多日企的申诉,有些企业的生产、供货得不到保障,致使销路和市场开始被其他地区的同行挤占,不得不将生产制造向其他地区和国外转移等。

赤松秀一还援引拥有2300多家企业会员的上海日本商会4月15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列出日本企业对于上海防疫措施的担忧,包括供应链中断、粮食供应难以确保,以及银行关门导致薪水等支付无法执行。

赤松秀一表示,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缺乏封控措施何时结束的资讯,企业无法营运业务。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停工停产等引起的损失和对员工造成的影响以外,对今后预期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制约企业活动的重大因素。

不过,中国政府的最新表态是誓将「清零」防疫政策进行下去。中共喉舌《人民日报》4月18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呼吁全民支持习近平提出的防疫政策,显示对社会生活、经济增长和全球供应链都造成严重损害的「清零」政策不会改变。

#影响 #中国 #报导 #清零 #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