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农教育法草案》今于立法院三读通过,立法鼓励公营事业机构、行政法人、学校等应优先採购在地食材,并致力推动友善农业及全体国民取得价格稳定、安全且营养足够的粮食,农委会将编列经费10亿推动。
国民党立委杨琼璎表示,立法尊重生产者,对消费者也是资讯公开透明,尤其莱猪开放后,更需要将相关资讯揭露给消费者。现行食农教育推行都是地方政府跟倡议团体各自推动,欠缺国家基本规范跟资源挹注,通过立法后,是农渔村、地方创生的助力,建立互助共好良善循环。
民眾党立委蔡壁如表示,本土农业经营需要全民支持,为提升国人对国内农业粮食生产知识,是台湾不可或缺软实力,现代人与饮食体系疏离,让全民藉由农业体验实作,建立与土地连结,兼顾在地饮食文化传承,国际低碳足迹潮流。而「营养三法」还有《营养及健康饮食促进法》、《学校供餐法》尚躺在委员会未通过,请相关主管机关上紧发条。
无党立委高金素梅表示,食农教育推动应该由中央主管机关会商,避免各部会各行其事。未来怎么样透过食农教育推动,加速「学校饮食健康专法」的立法,从产地到餐桌,学校饮食健康法亟需立法,教育部赶快提专法,教育文化委员会已经审查各委员版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