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何要成立海外代表办事处,主要是央行可透过台北、纽约和伦敦24小时不间断从事外匯交易、管理外匯资产,确保外匯资产安全及维持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致力于提高外匯资产的报酬率;此外,亦可加强与当地主管机关、金融同业的联繫、搜集国际金融资讯,以及培训本行国际金融人才。

而央行的2个海外代表办事处,纽约代表办事处成立于1993年,伦敦代办事处成立于1994年,都是在前央行总裁谢森中时期建立的。央行的网资小组今天特别在脸书发文,详载「歷史上的今天」央行纽约代表办事处于1993年4月19日成立,成立当时央行总裁谢森中特别赴美主持开幕剪彩及酒会,时任外匯局局长彭淮南(被誉为「14A总裁」)陪同前往;首位央行纽办处主任为陈煌。央行纽办处开幕当天,前外交部驻美代表丁懋时及美国纽约Fed资深副总裁均到场观礼。

央行在未设立纽约及伦敦代表办事处前,台北营业时间终了后,常留单给纽约及伦敦同业,指定在某一价位以下,买入特定债券。但同业代买入的价格不会低于台北总行设立的价位。直到央行先后设立纽约及伦敦代表办事处(1994年2月16日),由代表办事处同仁自行看盘,常以低于台北总行设立的价位买入。每年节省的费用为设置代表办事处成本的数十倍,可提高央行营运绩效。

谢森中时代,原本规画再成立第三个海外代表办事处在东京,但最后考量成本和效率等因素,没有设立。因此,央行现在的海外代表办事处只有纽约和伦敦。

目前担任央行纽约代表办事处主任为邱伟胜,曾任中美洲银行董事;伦敦代表办事处主任为张维娟,张维娟是伦敦代表办事处第一位女性主任,而纽约代表办事处第一位女性主任为刘瑞媛。刘瑞媛娴熟中美事务,常在处理中美匯率问题上发挥专业而有关键性的协调。

#代表办事处 #纽约 #伦敦 #央行 #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