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上海开始分类分批推动部分领域,尤其是具备封闭生产条件和疫情防控条件的重点企业復工復产,但企业大规模的復工復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对此,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在今(19日)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復工復产工作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张宏韬指出,復工復产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人员返岗、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復工復产人员返岗。一些关键岗位员工可能处于封控区,楼里有阳性病例,目前还不具备返岗条件,企业要补充配置其他人员解决。
企业復工復产的另一个共同难题是物流运输和产业链配套。一位跨国医疗设备厂商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上下游产业链如果不復工,也会增加我们復工的难度。」
对于物流和供应链的相关配套问题,张宏韬做出回应。他表示,有些主机企业可以復工,但零部件配套企业还不具备条件,物流仓储这些条件也需要逐步配套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有的要寻找可替换的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在今日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近一段时间来苏浙皖三省和各重点城市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对接上海重点企业提出的配套供应诉求,全力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生产、供应对接,畅通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跨省市运输,支援重点企业持续生产。
吴清举还表示,三省一市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保供白名单,推动跨省市名单共用和双向互认,抓紧在长三角地区试行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共同保障推动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復工復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