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罗斯总统普丁于2月24日发动「特别军事行动」进攻乌克兰,乌克兰东南沿海城市马里乌波尔便开始遭围困至今,所受到的损害也最严重,近期俄军攻占马里乌波尔市区,将守城乌军围困在该市钢铁厂,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便直言,最终钢铁厂乌军将投降。
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中将今(23日)在政论节目《新闻大白话》上指出,俄军对该市钢铁厂採取「封而不攻,围而不歼」的谨慎策略,因该厂面积庞大(张延廷指其面积相当于5个松山机场),地面和地下结构相当复杂,且先前战斗俄军已蒙受惨烈损失,若强攻,乌军可利用熟悉地形据险而守,甚至可能出现1名乌军击杀5名俄军的情况,而目前俄军採取围困战术的最后就是「困而逼降」。
张延廷举出越战时期在南越神出鬼没的越共游击队有名为「胡志明小径」的补给路线,但钢铁厂守军并无补给,他指出目前钢铁厂已经断油,「断油之后接下来就会断电,断电之后就会断水断粮,之后更会断药断医,面临弹尽粮绝的情况」。
张延廷表示,俄军意图打通克里米亚到顿巴斯的「走廊」,将亚速海划为俄罗斯的内海,自然不会放过位居「走廊」中的马里乌波尔,而现在守军已演变为内线作战(无补给),俄军却有源源不绝的补给资源,在乌军无法返攻马里乌波尔情况下,若双方僵持数月,「下面(指钢铁厂地下守军)一定会弹尽粮绝,守军不是投降就是饿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