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常用来调味的香料「马告」,为台湾原生植物山胡椒,因有饮食市场需求,加上山胡椒各部位精油具抗发炎活性,林务局嘉义林管处计画大规模育苗繁殖,却碰上种子休眠、移植苗木存活率低等问题,经过1年多实验才突破困境,成功将山胡椒种子发芽率提升至8成。
嘉义林管处作业课课长康素菁指出,山胡椒是原住民文化中重要的民俗植物之一,因其果实具多层次香气,是许多原住民族传统饮食中常用且重要的香料,一般原民多直接在林地内採集果实,较少有种植需求,不过事实上,山胡椒属雌雄异株,在野外自然繁殖率仅1成。
考量到山胡椒市场需求日增,野外族群又越来越少,嘉义林管处透过小规模育苗试验,与民间业者合作,终于找到合适的种子处理方式,一举突破种子发芽困难及移植苗木成活率低等两大关卡,将山胡椒种子发芽率提升至8成左右,接下来则要进一步克服苗木根系脆弱,移植过程易损伤情形,希望早日找到成功量产方程式。
目前嘉义林管处已成功移植栽培5000株山胡椒苗木,同时配合推动台湾森林原生植物多元利用,搭配8种民眾及业者在市场上有需求树种,进行第3波原生种苗贩售,除近日育成的山胡椒苗,还有具食药用经济价值的牛樟、土肉桂及阿里山十大功劳等,并新增具有景观绿美化用途的兰屿肉桂、雾社樱、臺湾海枣、鱼木,育苗业者或景观公司可上台湾原生树木种苗网採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