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这里,生技园区现在已经有30多家厂商有意进驻;花卉公司要装冷气控制温度维持品质;还有大巨蛋、捷运……,每一项都是必要的产业、民生用电。」拿着一张用电需求无法被满足的重大建设列表,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仔细解释每个用电户的重要性。
黄珊珊手里的这张表,三月中旬就曾对外公布。当时,全国才刚经歷「三○三大停电」,北市府顺势公布内湖、南港、松山一带,超过20项台电表明无法如申请方需求供电的开发中计画,要求中央政府说明台湾是否缺电。
台电公司澄清,台北市送电能量已达极限是事实,但原因是负责将电力输进北市东区的「汐止超高压变电所」利用率已达临界点,再核准大型用电申请就可能超载,必须新设超高压变电所,才能输出更多电力;但台电预计在内湖与松山交界兴建的「松湖超高压变电所」,因地方抗争而延宕10年无法动工。
经济部长王美花接受媒体专访时也证实,若松湖变电所一直无法兴建,北市东区虽不至于没电可用,但大巨蛋与捷运汐东线等大型用电设施,都会受到影响。
三方说法,都指向台北市东区的新开发计画供电吃紧,只是北市府认为问题出在「缺电」,台电与经济部则强调,正确情况应是「有电,但送不进东区。」
发电厂为了将电力输往远处,会先将发出的电力升压,再透过输电线路上的超高压变电所、变电所、配电所等设施逐层降压,沿途将电力配送给不同型态、规模的用电户。电网,就是上述一切输配电设施的统称。
电网就像物流系统,负责将电力即时送到消费者手中,但从发电端到用电端的路途中,只要有任何一点因恶劣天候、线路过热、动物误触设备等原因故障,都可能造成跳电或停电。理论上,必须随时准备好替代路线或支援供电方案,这就是所谓的「电网韧性」。
儘管政府下定决心强化电网韧性,但电网建设难以速成、又被民眾视为嫌恶设施,是台湾电网过度集中、缺乏弹性的主因。
「新建电力设施都会遇到地方的不同意见,但经过这一、两年的跳电事件,我们都发现电网的重要性,对于能增加社会接受度的工作,台电都会尽量去做。」台电代理董事长曾文生坦言,在民主社会中,说服民眾支持公共建设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沟通。
曾文生分析,由于新建电网所需的时间非常长,台电过去花了很多力气运用既有电网供电、融通,但未来台湾的电网建设一定会随着用电需求成长。
「未来我们要面对的是,60%到70%的再生能源,西岸有很多光电,海上有很多风电,要怎么直接把电力就近用掉、怎么把电力全部併上电网,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曾文生解释,过去的输变电工程,着重在强化全国融通主干线,以及主干线与少数大型电厂之间的连结,但未来的电源不再集中于少数地点,
电网也将朝分散化、但保留区域间可互相支援的功能,以维持系统稳定。
在净零排放的国际共识下,洁净电力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最珍贵的资源。但除了设法创造充裕电力,以合理价格驱动企业与民眾节能,也让政府有余裕投资配送资源的电网建设,也许有一天,我们能不再因为供电吃紧,而成天担心分区限电,或有颗点不亮的大巨蛋、一条开不动的捷运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