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东表示,对这种现象,该怎么看?
首先,美国政治菁英这种逢中必反的惯性思维与行动倾向,实际上是其对自身国家治理不当乃或失败的推责反应。最近三十余年来美国累积的政治极化、阶层对立、种族衝突、贫富悬殊等各种乱象沉屙日重,两年多的疫情困扰导致的经济紊乱及通膨高企始终加剧着美国社会内部的既有危机。美国政治菁英数十年出台的相关应对之策,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加剧着自身既有痼疾,其在选举政治中谋求得势的出路则是无一例外地归咎他方或外国。
美国对中政策的最激烈转变,恰恰是在其内部矛盾集中爆发环境下当选的非典型总统川普执政时期启动的。民主与共和两党政治菁英缺乏根治本国深层危机的动力与智慧,而片面追求选举政治中的短期利益,这使他们自然地选择将导致自身问题的责任推到与其各层面联繫紧密但文化与政治制度又与其迥异的中方身上。
李海东称,其次,美国政治菁英长期以来编织的「灯塔国」「山巅国」的例外论叙事近20年来已逐渐失去活力,当前其执拗地通过将中方树为最大地缘政治对手和散播所谓「民主Vs威权」歪理以重振美「例外论」叙事的操作,已经越来越蹩脚难看且明显失败。
李海东分析,当前美国政治菁英将国内外困境一股脑甩锅中方,试图以此动员民眾与盟友加入到针对中方的「大博弈」之中。这种操作不仅引起明瞭真相的美国民眾不满,而且招致美国一些盟友或伙伴的普遍抵制。美国政治菁英群体试图构建「全盟友」式边缘化中国的政策显然缺乏持久活力。接地气、明事理才能出良治,以共同利益而非共同敌人处理国家间关系才能塑造持久稳定的国际格局,破解美国政治菁英以「自身独特」叙事绑架民眾与他国的困局,既是美国化解自身难题、也是其与他国平等顺畅交往的重要前提。
需要指出,美国社会依然存在较多对中认知并不极端且相对理性的力量,发出了不少反躬自省的声音。他们一方面提醒美国政治菁英要客观看待中国,一方面呼吁美国社会在对中认知上不要误入歧途,季辛吉、傅立民、史文等即是代表。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过去5年美国政府在国内诋毁中国的许多政策因备受社会层面的广泛质疑而不得不做出调整,美对中政策目前依然在政府与社会层面摇摆不定。
客观而言,中方恐难改变美国政治菁英的对中固有偏见与好斗政策,但美国社会和民眾则不然。只要持续筑牢中美两国经济社会领域已有较为牢固的互利基础,美对中衝突政策就会受到有力约束乃或扭转,最终变得更加理性。对此,我们始终抱有期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