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体容易缺铁,因此不少长辈常叮嘱,若缺铁应多吃葡萄或樱桃,但真的是如此吗?外科医师江坤俊提醒民眾,其实葡萄与樱桃属于植物性铁,不仅铁质含量低,而且吸收率也不高,若身体因缺铁出现头晕及心悸等问题时,最好补充动物性铁。

外科医师江坤俊在YouTube频道《江P医件事》提到,若出现头晕、心悸、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早上起床发现床头旁有一堆头髮时,意味身体缺铁,因为血红素含有许多铁,用来携带氧气,若身体缺铁,就表示血红素不够,运送至身体各部位的氧气自然也不足,当器官的氧气不够时,运作与功能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疲倦感,心肺功能也会变差,走路就容易喘,造成所谓的缺铁性贫血。

江坤俊医师指出,「女性、长辈及3岁以下孩童」都属于容易缺铁的族群,因为女性每个月都有月经,容易造成缺铁问题,而老人家为了健康,吃东西会减少肉类摄取量,甚至是改吃素,而且年纪大也会造成肠胃功能不佳,导致吸收不良,因此就容易缺铁,而3岁以下的幼童若只喝母乳,也容易有缺铁状况,因为母奶内的铁成分较少,建议除了喝母乳外,还要额外补铁,而且小朋友容易拉肚子,也会影响吸收力。

此外,每当身体的铁不够时,很多长辈都会建议,要多补充樱桃或葡萄,但江坤俊医师表示,这其实是谬误,类似以形补形的概念,因为铁又分为「动物性铁跟植物性铁」,樱桃与葡萄属于植物性铁,不仅含量不高,而且吸收力仅3%-8%,而肉类属于动物性铁,吸收率达25%-38%,因此当身体出现贫血缺铁状况时,建议民眾应补充动物性铁为佳。

江坤俊医师最后推荐,除了补充铁质外,也要多摄取维生素C,能够帮助铁质吸收,同时要留意,避开影响铁质吸收的行为,例如饭后不要立刻喝咖啡或茶,至少吃饱饭后30分钟到1小时再饮用,而缺铁虽然是普遍现象,但若状况严重,恐会影响全身氧气的运作及能量转换,民眾千万不要忽视缺铁问题。

#缺铁性贫血 #江P医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