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经75天,俄军还没有建立起空优,显示出俄空军作战能力不佳;有美国防部官员指出,俄军因缺乏导引飞弹(guided bomb),让俄军在经过75天的战斗后,仍无法建立空优。
《纽约时报》报导,这位不具名的官员表示,俄军战机每天飞行200至300架次,但未能在乌克兰上空建立空优;而无法建立空优的原因就是因为导引炸弹的不足,且在撤离基辅时也没有去摧毁乌克兰的对空飞弹系统,让他们越来越依赖「非导引炸弹」(dumb bombs)轰炸,俄军飞机仅能攻击在地面上不动的目标。
而75天战斗下来,俄军也大量消耗了许多精确武器,如巡弋飞弹与中短程炮弹等。五角大厦2日曾表示,俄罗斯已经使用了2125枚此类武器,英国国防大臣华勒斯(Ben Wallace)也说,在战争进入第二周后,它们的使用量急速下降。
非导引炸弹是美国和北约在911事件之前的装备,目前西方军队几乎完全改造了他们的武器弹药,让飞弹都有雷射或GPS卫星信号将飞弹制导至目标。美官员分析,苏联在1980年代才开始对制导炸弹开始产生兴趣,但20年前才开始认真研发,而在2015年叙利亚战争时展示了部分,但数量有限。
目前俄罗斯有使用的制导飞弹仅限于在Tu-95和Tu-160轰炸机搭载的kh-101巡弋飞弹,另外就是被称为圣甲虫的OTR-21托奇卡(Tochka)与9K720伊斯坎德尔(Iskander)飞弹,还有少量从军舰发射的3M-54 Kalibr「口径」飞弹。
根据美国防情报局的报告,其中许多都是在过去10年期间部署的,相较之下,五角大厦在 1970 年代后期就在测试BGM-109战斧巡弋飞弹。
有专家分析,在叙利亚与乌克兰时的空袭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叙利亚时,俄罗斯可以在无威胁的情况下在目标上空盘旋在投下炸弹,但在乌克兰有战机和对空系统无法做到这点。而俄军配备的制导炸弹远远不足以用来对乌克兰地域这么大的国家进行攻击,甚至有时向乌克兰发射巡弋飞弹时还会错过目标导致行动失败。
有国防官员接受採访时说,叙利亚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外界评估俄罗斯在为近代战争所开发的新系统。而俄罗斯并没有在当时大规模使用那些武器,导致他们一下扩大规模要攻打乌克兰时,就凸显出了武器配备不足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