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广台湾庙宇传统石雕工艺,文化部邀请台南市石雕工艺保存者董炎山艺师办理传统石雕传习课程,5月15日起将于佳里应元宫旁的漳洲社区发展协会2楼展出师生联展。董炎山说,希望政府继续支持工艺传承,他希望能把一身功夫都教出去。
董炎山1954年出生于台南市东山区,15岁那年师承黄志华在碧轩寺当学徒学习石雕,21岁当完兵后开始尝试做头手,27岁开始自己承接庙宇石雕工程,28岁时到佳里应元宫与别人「对场」,应元宫石雕作品是董炎山代表作之一,自此也打开董炎山知名度。
1990年代,董炎山曾到大陆工作,督造石雕作品运至台湾庙宇安装,之后因担忧台湾庙宇石雕工艺可能会失传,于是他毅然决然回台湾开班授徒,在社区大学开课,学员想学哪种石雕,他都可以指导。
董炎山今年获文化部艺文纾困计画补助,开办传统石雕课程,从石材的认识、石雕的材料与工具等基本功教起,希望教学员台湾传统寺庙石雕,推广传统石雕工艺,也希望藉成果展展示台湾传统石雕之美,吸引更多民眾来学此工艺技术。
近年来台湾庙宇石雕多来自大陆自动化机械雕刻的产品,台湾庙宇石雕工艺在传承上已经出现断层,传统师承训练的石匠几乎年事已高,若不进行传承,石雕工艺将失传。
董炎山也说,这是他首次教传统石雕,学员都学得很有兴趣,觉得真正学到石雕技术。他也希望政府继续支持举办课程,让他可以教得更深入,把所有功夫都教出去。
「董炎山石艺薪传师生联展」将自5月15日至7月17日于佳里应元宫旁的漳洲社区发展协会2楼展出,参观的民眾也不要错过董炎山为应元宫所做石雕作品,见证董炎山28岁就展现的3D的立体雕塑技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