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去年获利登峰的金融业者,今年却面临到俄罗斯债的违约风险、防疫保单之乱、还有升息导致投资收益减少等多项利空,第2季外资陆续降低金融股投资比重。
今年第一季上市类股指数中,金融保险类股指数大涨9.69%居冠,外资总计大买142亿元。第2季截至5月6日,金融类股指数下跌6.16%,外资短短一个月反手出脱超过126亿元;其中,三商寿、新光金等以寿险为主的金融股,跌幅都在1成以上。
《财讯》报导指出,最大主因就是寿险公司利空杂音频传。一是俄乌战争导致俄罗斯公债遭到降评,国内大型寿险新光人寿、国泰人寿、富邦人寿、中国人寿都持有百亿元以上的俄债,且多数是放在会影响获利的会计科目(摊销后成本衡量)下,像是国泰人寿日前就先提列了26亿元的预期信用损失。
寿险金融股 近月跌逾1成
二是市场最关心投资部位未实现评价利益恐大幅减少,衝击净值。今年股债波动放大,近来债券殖利率不断飙升,导致债券价格下行,资深金融产业研究员说,今年第一季寿险公司的净值蒸发5千多亿元,导致寿险双雄国泰金、富邦金本季都下跌5%以上。
《财讯》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国泰金甚至还出现一边提高现金股利(多发钱给股东)、一边通过史上最大规模的增资案(又向市场要钱)的现象;国泰金表示,增资是要强化资本结构等未来需求,高股利则是要回应市场期待。毕竟金融股是国人最爱存股的标的之一,日前金融获利王富邦金宣布每股发放4元股利,现金殖利率「仅」4.7%,隔日盘中股价即重挫逾5%。
法人则解读,国泰金虽以高股利满足股东,但这会让公司的财务杠杆扩大,资产运用效率难度更高,「就看股东相不相信未来国泰金可以赚更多」。
此外,《财讯》报导指出,产险公司则遭到防疫保单之乱的衝击。据金管会统计,全台防疫保单有效契约估计达7百万件;如以理赔率15%估算,产险业净值恐将蒸发近2成,亏损、倒闭等预测甚嚣尘上。不过,台股纯产险股并不多,多是挂在金控底下的子公司,且此次卖出较多防疫险的富邦产险、兆丰产险等,从过往贡献金控母公司获利、公司净值、资本适足率(RBC)等面向来看,不至于影响金控获利过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