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台北市公共工程品质,北市工务局2018年订定「工务建设科学研究创新计画补助要点」,邀民间团体参与提案,但市议员王浩发现,过去3年共16件申请案获选,补助金达900万,无奈品质参差不齐,好建议市府不採纳,其余又难以实际应用于市政建设上。工务局表示,后续会就制度及研究议题予以检讨。
王浩指出,2020年北市警察局某栋兴建中的办公大楼,正进行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证研究计画,该案共申请72万补助,平台测试重点包括即时监控工地车辆、施工人员健康生理数据等等,仔细检视成果报告却发现充满瑕疵。
王浩表示,报告内容明确指出有读取装置的车辆无法进出工区大门,且配戴生理监测装置会干扰施工作业,影响施工人员配戴意愿,等于计画提出的4项研究实测,有一半完全不可行,可行部分也没有任何供验证的数据产出,毫无参考价值。
另外,工务局2019年曾委托木结构技师公会进行户外木质设施工程提升计画,期能减少保养费用并减少保养次数,王浩说,当时这案只花40万,但报告做的认真,北市大地处也明确提出需求,希望委托单位提供适合户外适用的木材种类、费用、耐久性等数据。
「好官我自为之?」王浩批评,当时委托单位列出设计缺失、未加强排水、施工不良造成设施损坏等4大问题,并建议採用国产柳杉取代美国的南方松,但市府后续却反其道而行,照样按原计划购置太平洋钱树,但该树种不只贵、货源不稳又不易运送。
王浩认为,工务科研创新计画补助金额虽然不多,但逐年累积下来是笔不小数目,无奈现行计画补助审查机制失灵,导致各申请计画品质良莠不齐,甚至变成特定研究单位用来养计画领补助的小金库,他批评市府既然要花钱补助相关计画,就该做好把关工作,而非只做表面功夫、撒钱了事。
对此,工务局解释,科研案属奖补助性质,并非採购标案,目的在于透过奖助方式和产学界一同提升公共工程品质。补助计画重点在科学研究精神,其成果并非仅限于成功案例,成功与失败的成果皆为重要,相关可行成果或改善建议都可作为后续工程契约使用或借镜。
工务局强调,工务局向来重视科研成果,对于相关质疑,后续会就制度及研究议题与予检讨,期能使科研成果更为丰硕,并成为后续政策推动的助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