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家庭作为失依儿少暂时的避风港,面对受过创伤的陌生孩子,寄养爸妈时刻面对挑战。台东家扶中心承办寄养服务,35年来帮助了763名儿少,但近年寄养家庭户数锐减,中心邀请寄养家庭胡云妹、陈露得分享亲身经歷,希望符合条件的家庭投入寄养家庭行列。
心疼部落中辍孩子被放弃,寄养爸妈陈李云清与陈露得在国外传教时,看见许多人收养没血缘关系的孩子,深受感动,决定投入寄养服务,3年前迎来家中第1名寄养童,曾因孩子发烧多日,天天帮忙泡澡降温,晚上也抱着睡觉观察身体变化,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视如己出的呵护,逐渐打开孩子的心防,陈露得笑着说,原本羞涩的孩子开始会耍赖,代表孩子已经把她当成妈妈了,这是最大的成就感。她说,寄养童内心都曾受过伤,行为模式难以被理解,「作为寄养爸妈,心臟要比别人大颗」,有时候要放慢脚步,了解孩子的需要,在生命的中继站,获得安全感。
退休后一心想回馈社会,余効国、胡云妹夫妻俩投入寄养服务至今,9年来照顾了9名孩子,且多为特殊的寄养童,目前照顾2名孩子有体弱、有早疗需求,去年疫情期间,学校和医院的课程暂停,夫妻俩就运用家里的器材自制教具,持续训练寄养童的大小肌肉和平衡感,不让孩子因疫情中断疗程与学习。
「迎接陌生孩子就像谈恋爱、结婚,要有1股衝动」胡云妹说,爱1个小孩很容易,但完全做到却很难。胡云妹分享,9年来最大的收穫是看见生命的韧性,最小寄养童才9个月,还在地上爬,离开时1岁3个月,已经会走路了,这么小的孩子就经歷过创伤,从孩子看见生命的韧性。
胡云妹强调,起初当然会担心,但只要敞开心门接纳寄养童,发现没有那么困难,背后也有坚实的后盾家扶中心,只要有状况都可以和社工联络,获得协助与支持,9年9个生命,在每个阶段不断滋养她,也让她体认到生命不一样的价值。
台东家扶中心主任吴瑞华表示,去年台东寄养安置以遭虐待和疏忽占6成,因无力扶养与家庭遭变故近3成,以12岁以下占多数。台东县目前需要更多新血投入寄养家庭行列,期盼透过实际分享,鼓励民眾成为寄养儿少爱的守门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