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各种工业相关设备中,区分为一次性的原电池及可重复使用的蓄电池,随充电电池性能优化、安全性提升及应用领域扩展,近年我国电池进出口皆以蓄电池为重,主要种类包含发展较早的铅酸蓄电池、目前主流应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前者出口值于100年达3.2亿美元高峰,接下来各年维持2.5亿美元上下,后者则受惠于笔电、手机、电动车辆、储能装置等应用需求涌现,出口异军突起,107年规模首度超越铅酸蓄电池,110年扩增至4.2亿美元,今(111)年1-4月出口2.3亿美元(占电池出口63%),成长超过1倍,推升整体电池出口值登同期新高3.6亿美元,年增60.9%。进口方面,由于国内厂商多位居下游电池模组封装,制程所需投入的电池芯高度仰赖自国外採购,电池进口规模连续6年上扬,110年一举突破10亿美元,同样来自锂离子蓄电池进口攀高;今年前4月累计电池进口4.3亿美元,年增32.1%,锂离子蓄电池占比将近7成。

就外销地区结构观察,我国电池以欧洲、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111年1-4月各占30.6%、26.8%,其中欧洲又以荷兰占10.3%最多,再次为东协、大陆与香港,分别占16.8%、11.9%;主力品项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区域分布较为平均,上述4市场比重介于16%-29%,成长性以欧、美最速,增幅高达2.0倍、1.6倍。在进口来源方面,我国电池超过9成自亚洲进口,以大陆与香港占6成最多,日本、南韩各占1成,主因中、日、韩把持全球电池供应链、掌握上游原材料;若单看锂离子蓄电池进口,更集中来自陆港、南韩,与日本合计高占91.9%。

#电池 #蓄电池 #锂离子 #进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