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府计画于慈云路、埔顶三路交叉口打造「地下连通道」,取代原本设计的「空桥」,但引发地方居民反弹,甚至各党派都罕见的一致支持要空桥、反地下道,市府24日面对民进党籍议员质询时,表示将会舍弃地下道构想,回归空桥设计,初估经费2亿。
新竹市慈云路是通往竹科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慈云路东西两侧都有为数眾多的大楼,人口相当密集,不少居民与学童每天都要跨过慈云路到对面就学、工作、返家,长久以来地方希望能够盖「空桥」方便且安全的往返慈云路两头的声音一直没断过。
不过,市府日前前往勘查后,评估规画地下连通道,希望以此解决当地横跨慈云路的行人交通问题。未料,此构想竟引发地方居民反弹,甚至各党派民代都举行说明会,声援地方居民盖空桥。
民进党籍议员曾资程、郑美娟今天在议会联合质询,两人表示,由于当地居民强烈提出希望市府兴建空桥,呼吁市府顺应民意,回归兴建空桥的设计,不要地下道的规画。
曾资程与郑美娟进一步要求市府,除了口字型的空桥,另8座空桥也应该要一併规画,让空桥能够成为关埔地区的亮点。
郑美娟同时指出,未来空桥完工后,希望政府能够补助各社区的维管费用,并于空桥完工前,先行改善埔顶二路以及规画行人庇护岛,以维护人车安全。郑美娟与曾资程也提出,慈云路为进出竹科的重要道路,巅峰时间每小时5000多辆车流,兴建空桥时的交通黑暗期,市府一定要先规画交通,施工前说明会务必先与当地居民沟通。
市府都发处长许志瑞则回应表示,虽然关埔地区都市计画,自2004年起有空桥系统规画,但当初以商圈为构想的都市设计,现已转型为住宅为主的环境,加上不同街廓的大楼完工期程不同,有些土地甚至还没使用,迄仅埔顶三路、慈云路口4栋大楼具有建置空桥的可行性。市府近日将针对该路口启动空桥规画设计,规画期程预计1年,该路口的4座连通钢骨空桥,工程费用初步估计2亿元。
而该区周围居民以通学为主要诉求,希望跨越慈云路兴建通学步道,因此市府在2018年启动人行天桥的规画设计案,上月也提出人行地下道的选项。
许志瑞说,虽在当初都市计画设计了串连12处基地、3座商场的空桥系统,但整体开发至去年才成熟。在埔顶三路与慈云路口,最后1栋建案(竹科润隆)即将完工,该路口可做空桥衔接的4个街角社区始可成形。
另从议会议员反映、或是透过相关社群网站的意见回馈,市府也确认该区住民对于行人连通的诉求方向,市府因此不再作地下道规画作业,而是以空桥系统为目标规画,待规画设计完成,将逐步、分期进行空桥系统的建置。
此外,市府将优先以跨慈云路及埔顶三路的4座空桥衔接4处大楼,此部分工程经费初估2亿元,即日即可启动规画设计案,规画设计期程初估为1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