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起农委会推动智慧农业计画,农委会种苗改良繁殖场为蔬菜专业育苗场量身建置「蔬菜种苗智慧化产销管理系统」,也将行动装置版本升级为APP版,透过数位化、精准化、自动化及智慧化,让农民有效处理日常繁复的种苖产销管理作业,5年的开发与努力,已有效带动蔬菜育苗产业升级。

蔬菜育苗场为蔬菜生产的关键角色,需要专业设备、设施、技术与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有效处理日常繁复的种苖产销管理作业,其中不乏需要从传统走向系统化、数位化来整合育苗产销管理作业。

国内蔬菜种苗来源部分,过去以直播或土拔苗方式栽培,虽然省时方便,但易受病虫害、杂草、天候影响,导致品质及产量不稳定;现今则推广专业化育苗及机械化播种,全国目前约有200家育苗场。

农委会今日举办「产销数位化管理-蔬菜育苗产业升级之路」记者会,种苗改良繁殖场品种改良保护课副研究员蔡瑜卿表示,「蔬菜种苗智慧化产销管理系统」能符合大宗蔬菜、嫁接苗与移植苗生产等不同类型育苗场应用,歷经5年的开发与努力,已有效带动蔬菜育苗产业升级。

蔡瑜卿指出,为贴近育苗现场作业情况,在歷次的功能强化过程中,将行动装置版本由Nature Web版升级为APP版,增加订单排程、派工自动推播、工作进度纪录与回报功能,综整销售、生产与工作进度等重要管理数据提供辅助管理者之管理决策看版。

此外今年度并导入QR Code条码精进管理种苗生产、植床空间管理与出货,让现场育苗产销管理作业更为快速与确,并可依蔬菜苗植株生长现状,追踪该批次种苖管理歷程,比对育苗环境监测资料,精进育苗管理技术,提高种苗育成率。

种苗改良繁殖场长张定霖表示,初期从传统走到数位化存在许多困难,其中包含世代系统交替的磨合,该系统能否商业化则要看后续的使用情况。

青农表示,传统以白板与纸本纪录销存,缺点是管理不易,且无法将数据加值利用,无法统整也就不知道季度或年度出货量,使用该系统已经有1年,除了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也有效解决产销的问题。

#育苗 #种苗 #产销 #蔬菜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