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5天的亚洲行中,虽在与日韩的峰会中强硬表态,但也在有印度参与的QUAD峰会中放软调性。学者认为,这展现拜登重视弹性和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风格。

拜登(Joe Biden)昨天结束5天的亚洲访问行程,期间参加了美韩、美日峰会,并公布「印太经济架构」(IPEF)倡议,也和日本、澳洲及印度召开「四方安全会议」(QUAD)峰会。

国防安全研究院军事战略暨产业所长苏紫云今天在国策研究院举行的「东协、美日韩和QUAD峰会」座谈会中表示,美方在美韩、美日峰会的表态比较刚性,但QUAD峰会的联合声明则较为软调,没有直接点名批评俄罗斯和中国。

他指出,美国顾及印度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在QUAD联合声明中仅以「乌克兰的惨烈衝突」描述俄乌战争;并用「反对在印太区域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文字表达对区域情势的态度。

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拜登12日和东南亚国协(ASEAN)国家领袖在美国举办的特别峰会。国立政治大学东亚所特聘教授杨昊在会中说,由于多数东协成员国并未参与美国对俄国的制裁,因此峰会后的「共同愿景声明」中对俄乌战事的表述,也只呼吁停止敌对、畅通人道救援,而未提到俄国、侵略等字眼。

杨昊说,这反应美国试图以迂迴且原则性的说法,来和东协各国领袖达成共识,这样的声明符合美国战略利益,聊胜于无。

杨昊认为,拜登主政下的美国在与理念相近国家交往时,不会採强迫作法,也不会硬塞进双边或多边合作的议程,而是提供诱因绕过敏感问题。对于一些未达共识的议题,则表达未来合作的愿景。

拜登力推的IPEF,是美国对东协国家提供的诱因之一。杨昊指出,IPEF中有关公卫合作、经济社会转型和基础建设投资等,和东协为振兴疫后经济提出的「东协整体復甦架构」(ACRF)有对接机会。

据拜登日前公布的IPEF首轮13个创始国名单,东协除寮国、柬埔寨、缅甸外,成员国皆榜上有名。而这3国常被视为较亲中的国家。

对于拜登政府围堵中国的策略,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形容是「绵密且立体的」,含有不同层次议题。若以同心圆来看,最核心是如美英澳三边安全协议(AUKUS)的军事合作;第二层是QUAD声明中包括的安全、外交、科技,甚至是海事等议题;第三层则是涉及供应链重组的IPEF。

不过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也提醒,IPEF虽不涉关税,可跳过旷日费时的国内审查,但美国未来是否会提出具体内容,提供足够诱因让各国加入,进而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则有待观察。

#拜登 #QUAD #IPEF #峰会 #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