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个月过去,俄乌战争仍在持续中,期间也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现代战争的科技应用,乌克兰又是如何透过这些新科技的应用,使俄罗斯久攻不下?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镜之处?

文学经典名着《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开头写道:「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歷史总是一再重演,当前的乌克兰,感受一定更深。

当全世界尽可能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乌克兰史上最年轻的数位转型部长费多罗夫(Mykhailo Fedorov)称此役称为「第一次世界网路大战」World Cyberwar I。俄乌战争,从跨国IT骇客攻击、区块链促成加密货币捐款、到上千颗星链卫星系统(Starlink)突破战地边境,解救乌克兰断网危机。

一个军力远逊于敌人的小国,如何善用新型数位科技,让入侵者久攻不下?

俄乌战争新科技精锐尽出,其实乌克兰花了两年强健数位韧性

不同过往战事,俄乌战争不再以枪火军炮为唯一武器,数位科技可拿来防御,更能反守为攻。有文章描述乌克兰的背水一战:「以网路为战场,推特为大炮,全球骇客为军队,加密货币和NFT筹军饷……企图封杀俄国的网路、经济、资金链。」

面对开战,乌克兰号召盟友取代单打独斗。

他们在网路徵召30万跨国「IT军团」以Telegram为基地,分享俄罗斯的伺服器位置,进行一波又一波DDoS攻击。他们也向科技巨头援求援,用Starlink低轨卫星打造战时紧急网路通讯基础设施,甚至说服Google地图停止显示要道资讯,搜寻服务加入SOS警报功能。

(图/ Shutter Stock/ TPG Images)
(图/ Shutter Stock/ TPG Images)

另外,乌克兰还运用加密货币当成人民逃亡的「救命金」,募集1亿美金虚拟货币捐款,甚至发行「元歷史:战争博物馆」Meta History: Museum of War主题的NFT,兼得筹款资用途并借助NFT不可窜改特性,纪录战争真相向数位社群散播。

乌克兰在战争爆发时,看似立刻做足准备,事实上,他们过去花了两年半时间,强健国内的数位基础建设。

乌克兰在战事之前喊出2024年「手机政府」转型目标,把各类政府服务「Uber化」。原本用来取得数位护照、登记车辆牌照的政府APP,在战时马上转变用来申请急难救助资金、身份证明文件、登录财产损失等多项紧急功能。

以乌克兰为对象居安思危,台湾其实也在强化数位建设提升韧性

俄乌战争爆发后,国际把焦点望向台湾,Wall Street Journal点出台湾网路的脆弱性,因95%网路流量数据仰赖海底电缆接收、发送。这份报导指出,美国模拟中国侵台会优先攻击周边海底电缆,一旦战事发生,极有可能有一小时的讯息真空期,让台湾与盟军通讯失联。

(图/ Shutter Stock/ TPG Images)
(图/ Shutter Stock/ TPG Images)

事实上,台湾近年非常重视网路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像是行政院智慧国家推动小组提出2021~2025年数位基盘建设规划,为迈向智慧国家奠定基础。

以卫星系统为例,数位基盘计画就针对低轨卫星及地面设备投入验证,企图建立低轨通讯卫星产业链。目前台湾积极投入自主研发关键技术与元件,筹组两组低轨卫星旗舰团队,放眼目标2026年前发射2枚通讯实验卫星。

确实,目前已经有10家台湾业者组成「低轨卫星国家队」,先后打进SpaceX、OneWeb及Kymeta国际供应链,有望一年赚进9,000亿元商机。当低轨道卫星部署完备,拥有自主的卫星避免对外通讯失联问题,等于一面强化军事防御;另一方面加速发展太空机会财。

除了空中卫星,台湾对海底缆线建设也持续加码。

数位基盘建设针对亚太海缆及5G云端联网中心,完善在地光纤通道、强化安全防护,企图让台湾成为国际资通中心枢纽。过去就有媒体点出,中美贸易战之后,国际企业加码把海底电缆连到台湾,将此视为新一代「护国围墙」。

像是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Google,预计2024年启用全新海底电缆APRICOT,这条总长约12,000公里的传输科技,将连通台湾、日本、关岛、菲律宾、印尼多国,中华电信也有参与其中。未来几年,预计有其他海缆通向台湾,其中一条是东南亚日本二号(SJC2),採用双点登陆方式,也就是如果海缆被断线,还能以陆缆方式备援,有效降低单一海缆站的事故风险。

资讯攻防成未来战事重中之重,国家网路资安防护迫在眉睫

现代战争除了攻击基础建设,还会以细腻的AI科技进行攻防,对人民进行认知作战。俄乌战争就曾以「Deepfake」仿脸AI技术,假冒乌克兰总统宣布投降,迫使乌国政府急于辟谣。过去台湾就曾有影片示范如何快速「假冒」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三两下功夫就能散播假讯息。

认识Deepfake防范假讯息

资讯乌贼战,台湾与乌克兰的处境,如出一辙, 调查指出,台湾连续9年夺得假讯息攻击冠军;至于乌克兰,则是8年来频繁受到俄罗斯的网路攻击。身为假资讯最大受害国,台湾如何加以反击?

成立「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即是一招,参考国外的事实查核机制,一旦侦测到与公共事务有关的可能假讯息,立刻启动讯息事实查核,甚至因应台湾人口超过9成有使用LINE通讯软体,特别让民眾能透过LINE讯息查证官方帐号,辟谣各种假讯息。

面对防不胜防的假资讯,被动防守不如主动攻击!国内法人单位借助文字及影音图形AI分析技术,针对社群帐号的行为进行鑑识、溯源,分析背后不实讯息的传播策略。甚至进一步联手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绘制「不实资讯生态传播暨鑑识生态图」打造不实讯息反击体系。

从无国界组织的观察来看,台湾新闻自由毋庸置疑,但仍有利益衝突、假新闻等问题;无国界组织认为台湾政府把脆弱的媒体生态视作国防威胁,「尤其台湾民眾对媒体信心是民主国家最低,导致民眾寧愿相信假消息,也不愿向专业媒体查核」。如果这情形没有改善而遇到战争时,我们的新闻媒体与阅听大眾反而是最没有「韧性」的一环。

因为疫情关系,「超前部署」成为国人耳熟能详词汇,面对敌人也应该像打击病毒一样,平时就要锻炼防御体系,尤其针对网路基础建设,更须提前做足准备。

从俄乌战争鑑往知来,乌克兰能抵挡攻击长达三个多月,关键之一,就是未被摧毁的网路,对内持续通报撤退资讯;对外把第一手战事消息带向全世界。换言之,台湾更该从俄乌战争学习经验,根据官方施政,台湾未来五年会投入最大心力,将自身蜕变成为智慧国家,纲领之一即是发展「数位基盘」网路体系,从基础建设到资讯安全,不仅要反脆弱更要强韧性。

(行政院科技会报办公室 广告)

#俄乌战争 #乌克兰 #俄罗斯 #科技战 #数位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