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农委会茶业改良场位于桃园市杨梅区,今日欢庆119周年场庆,将迈入2甲子歷史,桃园市长郑文灿与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出席庆祝。郑文灿表示,茶改场是最好的研发基地,盼未来带领这项绿金产业,持续推动台茶传承。
郑文灿指出,位于杨梅埔心的茶改场前身为安平镇制茶试验场,经过119年努力,研发许多台茶品种、支援各地分场、推动分级评鑑制度、研发新栽培技术等,是最好的研发基地。农会也和茶农合作,将特色茶品牌化,并编列400万预算推行平地茶园復耕计画,协助农民更新排水和茶树等。
陈吉仲提到,目前全台茶业面积约1万多公顷,生产量约14000公吨,创造超过300亿产值,不仅维繫农民收入,也对台湾文化传承有巨大贡献,其中茶改场在研发技术上的突破、协助茶农解决技术和生产问题,更研发以DNA判别混冲茶,确保各农会的国产茶比赛全採用国产茶,同时农委会也要求验证所有标示国产茶的上市茶叶,确保茶农权益。
茶改场119周年场庆也表扬4位茶产业杰出贡献奖得主,包括黄世裕、姜肇宣、高肇昫、康赐福,4人皆来自不同县市,其中被誉为国宝级制茶师傅的姜肇宣,由儿子姜鸿祈出席代领,他提到,家族种茶已传到第5代,种植制茶到产销全由一家人包办,歷史超过百年,近年也不断精进做法,使色香味更加均衡。
谈到茶改场未来规画,场长苏宗振说,期盼未来能将台湾制茶工艺推广到全世界,透过创新技术,让茶元素广泛应用在生活中,而因应产业变迁,茶改场也将发展草本作物和咖啡的种植,规画台茶产业的下个100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