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积极扶植国内半导体产业,前日籍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坂本幸雄接受《日经中文网》访问时,强调大陆半导体实力有待加强,以龙头中芯国际为例,最好的产品只是14奈米,而这已经是7、8年前的技术。
坂本强调,北京发展半导体产业当前的要务是研发,但肩负其大任的人才主要来自台湾,他们多半是成品良率改善等方面的人才,在研发方面缺乏经验,是未来的一大考验。
提到优势部分,坂本幸雄则说,大陆企业遇到突发状况应变很快,例如大陆的存储晶片制造商,大概能在1个月内敲定新产品的目标,同时能以5~6个人决定出方向,反观日本,做决策会多次召开大型会议,花费时间长达1年左右。
坂本幸雄分析指出,日本政府和企业缺乏半导体的战略,光靠台积电来设厂还不够,呼吁企业更应该整合有优势的领域,展开集中投资。而陆美在半导体产业对立情况下,他认为日本企业如果和大陆企业合作,充分发挥数量优势,存在超越欧美企业的可能性。
《日经中文网》先前报导,北京政府近期积极发展功率半导体,该产品原本是日本强项,但在陆厂掀起发展热潮下,恐压缩日厂获利空间,使日企未来面临考验。 报导称,虽然日本三菱电机等业者,在功率半导体方面仍保有国际竞争力,但多半生产8吋晶圆,而陆厂的生产主力则为12吋晶圆,每片晶圆可生产的晶片数量,是8吋晶圆的2.25倍。
陆媒《时代周报》则报导,大陆正掀起一阵晶片行业的涨薪潮,一名资深猎头公司员工透露,他们经手的很多晶片设计工程师和验证工程师,年薪高达人民币60万至120万元(折合约新台币266万至533万元),业内跳槽人才平均调薪5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