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奇传媒/记者-王政】随着covid-19疫情侵袭全球2年多,在各国的边境逐渐放宽下,也宣告疫情即将告一段落。致力呈现台湾农业之美的台湾休閒农业发展协会,邀请入境业者走进宜花东,以专家的视角盘点当地的休閒农场,期盼作为未来入境市场重启时,抓住国际观光客目光的最佳诱因。

台湾的休閒农业,最大特色并非农业经营模式,而是偏向提供消费者短暂性的农业体验,透过园区内的休憩游憩、农业体验设施,搭配餐饮服务或住宿等选择,让旅客能逃离过去都市的快速步调与高压,转而深度感受农村所带来的幽静与悠閒,为自己好好充电。而台湾在发展休閒农业上,最大的利基点便是拥有眾多环境天然、种类多元的农村,从季节性到文化性等多元的类别,满足各类客群所需。

随着边境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看好未来入境市场需求,台湾休閒农业发展协会特别邀请入境业者、旅游媒体开启一趟「东台湾,农场拿摸好玩」东北亚踩线团,期盼透过业者与媒体的实际走访,以利未来的产品包装与行销,以此瞄准东北亚市场客群需求。未来,台湾休閒农业发展协会将规划西台湾行程,全方位曝光在地的休閒农场魅力。

宜兰与鱼共眠/水岸森林休閒农场

紧邻罗东运动公园的水岸森林休閒农场,整个园区打造在天然涌泉的正上方,一旁则是鲜艳如彩虹的建筑群,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最大亮点是从房间地板,便可透过玻璃看到下面的涌泉鱼群。不仅如此,园区还饲养着如孔雀、驼鸟、麝香猪等动物,更是全台饲养香鱼的大宗来源,相当适合亲子客群到访。

▲达基力部落。 记者-王政介/摄

花莲感受排湾族的艺术力/达基力部落

这里除了提供部落风味餐外,更有捣米、竹筒饭、射箭、油画雕刻艺术赏析、编织手作坊、桧木手工皂工坊等多元体验项目,还可以看见排湾族高龄75岁的爷爷挥洒创意,适合安排半日的游程,深度认识排湾族。

▲樱田休閒养生馆。 记者-王政介/摄

从产地直接到餐桌/樱田野休閒养生馆

樱田野休閒养生馆的老板娘,过去因为咽喉癌而退居到花莲养生,在静养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地原住民对于自然的崇敬,加上透过无毒无药的简单料理而渐渐身体好转,因而推出让食客们自己踩摘、自己烹调的火锅,动手摘、动手做的方式也将让人对于食材与土地更加敬畏。

▲心宿休閒农场体验抓龙虾。 记者-王政介/摄

抓龙虾体验/心宿休閒农场

龙虾常见,但自己抓龙虾的体验却少有,坚持鱼菜共生的心宿休閒农场,从引进、培育、出产到料理一条龙,由于在地拥有优质的山泉水,相当适合澳洲小龙虾的培育,因此旅客能穿着兔宝宝装下水,亲手捕捞,再用盐烤的方式,感受最新鲜的滋味。

▲马太鞍欣绿农园美食料理。 记者-王政介/摄

马锡山下的涌泉天堂/马太鞍欣绿农园

坐落于花莲光復的马太鞍,有着东台湾最负盛名的湿地,园区内的欣绿农场也因此深受旅客喜爱。由于坚持观光发展的同时也保护环境,让园区内保有自然风貌,不仅能採摘野菜,还能制作陷阱在溪里抓虾、吴郭鱼、鲫鱼,并在专人的协助下自己烹调。

把文旦发挥到极致/木日光文旦驿站

位于瑞穗乡的木日光文旦驿站,除了在产季能提供採果乐的体验外,还拥有丰富的DIY体验活动满足旅客需求,包括制作柚子酱、清洁液、柚子彩绘外,还拥有柚子料理满足口腹之欲,可说将小小的一颗柚子发挥到淋漓尽致。

▲月季有机农场。 记者-王政介/摄

即便赔钱也坚持作有机/月季有机农场

位于鹿野龙田村的月季有机农场,有感于环境的大量破坏,农场主人格外坚持友善更作,长期以来坚持着有机的栽种,因而生产出令人安心的释迦、水晶芭乐、珍珠芭乐、枇杷等作雾。旅客能在主人的带领下瞭解农场的生态,并且体验当季水果吃到饱、动手摘水果,最后还能把有机水果带回家。

▲初鹿耶子林。 记者-王政介/摄

天降椰汁!/初鹿椰子林

坐落于台九线的「初鹿椰子林」,从店名就能知道椰子是主要作物,老板除了擅长用榕树叶吹奏音乐外,充满创意的他不仅在农场里架起两层楼高的梯子,方便採摘椰子,更用溪管连接成长达7公尺的吸管,农场主人在高处直接挖椰子、插吸管,在下方的旅客便可以瞬间享受到沁凉的新鲜椰子汁。

(本文由《旅奇传媒》TR Omnimedia 提供)

#记者 #休閒农场 #体验 #休閒农业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