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大园区竹围福海宫供奉主神辅信王公,为在地重要信仰中心,以「飞辇轿、过金火」仪式闻名,是桃园无形文化资产。为配合航空城区段徵收,福海宫暂移至芦竹区滨海路旁建地,今举办安座大典,各地信眾前来上香,对从小拜到大的庙宇搬迁,心中充满不舍感触。
竹围福海宫5月29日聚集超过1000名信眾,以徒步遶境方式,将庙内600尊神尊恭请至位于芦竹海湖里的临时红坛,今举办安座大典,桃园市长郑文灿、福海宫主委廖德发等人带领参拜,今陆续也有来自各地的信眾、附近庙宇团队和地方民代到此参拜。
廖德发指出,辅信王公守护大园沿海地区将近170年,为配合航空城政策搬迁,暂时移置滨海路上的临时红坛,也算是感恩之旅,聚集信眾感谢辅信王公多年庇佑,预计会在此待6至8年,等待海军基地区域整地、新庙建成后,会再搬迁到新址。
经常关注桃园民俗信仰议题的林姓信眾表示,虽居住在桃园区,但从小就会专程去大园福海宫参拜,听闻搬迁事宜后非常反对,感到难过不解,不过参考许多歷史资料,发现其实很多庙宇都经过数度迁址,才逐渐放下沉重心情。
谈及在福海宫的回忆,总干事杨智贤说,他从小就在福海宫擦桌扫地,一家三代都这服务,如今安座大典告一段落,心中也有深深感触,每天回家经过原址,仍会忍不住回头望。不过他也强调,为信眾服务是他的使命,福海宫从主庙迁至临时红坛,是跟随辅信王公的指示,对于不同的看法他也予以尊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