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浪潮席卷,成为产业不可忽略的议题。工商时报15日举办「智慧ESG新商机」高峰论坛,Appier独立董事简立峰发表专题演讲指出,ESG面向多元,大公司与新创都需要重视。对台湾企业来说,儘管ESG是挑战,但却也是机会,对企业的长期与永续发展,将带来正面助益,更能在当中为台湾的新旧产业开启合作的新契机。

简立峰认为,ESG是每个企业对环境、对社会面以及公司治理所作出的各种努力,且不管大企业或是小新创,都需要同等重视。企业常常将ESG视为一个庞大的支出,但事实上,发展ESG其实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与永续有莫大助益。

简立峰列举7个对企业带来重大挑战的ESG项目,包括如,资料中心耗能的问题如何改善、企业是否採购低碳排的零组件并符合採购伦理,另外,企业是否足够理解供应链的碳排放,并携手努力减碳。另外,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台湾是国际科技大厂的重要供应链,苹果订定在2030年前对于供应链以及产品之间要达到100%的碳中和,这将与台湾直接相关,也是台湾相关供应链应该注意且去花力气的方向。

若从公司治理以及文化的角度来看,简立峰则以后疫情时代下兴起的远距工作模式举例,他表示,远距工作后,组织将更多元化,来自不同地点、不同种族的员工,企业如何打造「多元、公平与共荣」(DEI, 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的环境,同时让不同国家的员工也能有参与感、被接纳,也是ESG评断时相当重要的指标之一。

而AI偏差歧见(AI bias)造成的人权与社会的挑战,是否因此造成种族、年龄或是宗教上的歧视,以及消费者资料隐私与保护的相关议题等,都是企业需要关注的ESG面向。

在ESG的议题当中,简立峰表示,AI技术当前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2016年AlphaGo跟韩国围棋冠军比赛后,掀起全球AI热潮,大量的AI模型出现,造成庞大的电脑运算需求。早期训练一个AI模型仅需几百万个参数,但短短几年之间,训练数据量和模型规模呈十倍、千倍成长,跑完一个GPT3的AI模型,更需要耗资千万美元。

也就是说,要跑一个世界级的AI模型门槛大幅拉高,除了资金需求庞大,更非常消耗电脑资源与能源。简立峰认为,如果可以让参数需求或训练时间减少,同时维持效能,就能对全世界产生相当巨大的帮助。

另外,5G兴起,但当效能与频宽增加时,将造成更多的需求、导致更多耗能。简立峰说,儘管云端是如同「公共发电厂」,但是当用量暴增,企业站在ESG的角度更应该去思考,哪些运算适合在云端、哪些适合放在边缘运算,以减少不必要的网路传输。而AI与IoT的时代,相关的智慧装置数量将高速成长,对环境的衝击只增不减,企业可以思考在材料上是否可以更环保、用得更好。

最后,简立峰也表示,企业在做任何ESG责任以及数位转型时,云端化、数据化、AI化等面向,都需仰赖新创的参与。台湾企业应该思考,在回应ESG的社会企业责任时,如何让台湾的新旧产业结合(例如让新创建立ESG资料库分析、评分软体工具等),带领新旧企业在发展ESG时能一起对话与合作。这对台湾来说,将不只是对世界与环境尽一份责任,更是为台湾开启全新的契机。

#世界 #巨大 #全新 #大量 #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