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 编辑部报导】

新北市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地方特色人文旅游路线,如淡兰古道、青春山海线等旅游品牌,并启动猴硐、三貂岭、牡丹聚落的双百年计画,营造具有在地故事的青春山海线。双百年路线蕴含百年淡兰古道到百年的矿业带,其中猴硐游客中心环境改善后将提供更多休憩以及遮荫空间,成为登山健行者及自行车骑士暂时休息、补充能量的定点。目前游客中心将成为年底千里步道协会举办亚洲步道大会(Asia Trail Conference , ATC)徒步嘉年华盛会之场地。

猴硐游客中心驻臺设计师法国人蓝杰鸿

猴硐游客中心的设计团队由达观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及西班牙国际团队michèle & miquel共同组成。团队是欧洲屡获设计奖之着名景观与建筑设计团队,驻臺设计师法国人蓝杰鸿先生来臺湾已有16年,对臺湾空间环境有极大热忱,为了三貂岭、猴硐等空间改造案之执行,近三年多半时间住在猴硐,第一线调整工程进度状况并与在地互动、感受环境改变最直接的回应。

猴硐游客中心邻近淡兰古道北路金字碑古道,也是瑞猴自行车道的中继点,以山屋、帐棚作为设计概念,让来往的旅人,可以在这喘口气、喝口水。此游客中心是针对原功能不彰之旧有建物进行建筑装修、厕所增设、屋顶造型薄膜以及停车场空间的调整等工程,设计上强调与周边环境融合之永续性,不完全封闭的棚顶与开放式长廊使自然光与风能在中庭通透流动。

猴硐游客中心内部以绿色植栽点缀的舒适布展空间

展示架上的淡兰古道手册及徽章、书籍,相当别致与特殊

渗透舖面接引落下的雨水直接进入土地,在工程费用限制下採用原建筑钢构建作为支撑,屋顶选用红色系的薄膜系统包覆原建物,取聚落周边砖造红的老房子与大自然环境绿色的契合感,低垂的屋顶作为馆内外空间区隔的界定,并导引雨水到雨水花园,呼应此地自然环境及强调生态循环。在此深峻的绿山中,有了一顶红色大帐篷,塑造了山头丛林下,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地标效应。

除延续游客中心驿站功能外,环境改善后将提供更多休憩以及遮荫空间作为山友和自行车骑士暂时休息、补充能量的定点;建筑右翼的展示间将透过策展方式推广淡兰古道以及基隆河矿业在此交织的人文歷史,让民眾更深度了解地方人文歷史。

猴硐游客中心服务营运时间为每日08:00~17:00,部份空间之后更会加入策展,提供给山友、车友一个良好的优化空间,除了能在舒服的中庭环境稍作休息,更能贴近自然、感受蕴含背后设计故事理念的多功能驿站。

图片: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提供

#猴硐 #游客中心 #空间 #淡兰古道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