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近日因途经立陶宛、进出俄属飞地加里寧格勒的货物铁路运输受欧盟制裁影响,扬言报復立国。立陶宛防长艾努沙斯卡斯今天说,网攻是俄方较可能採取的手段。

艾努沙斯卡斯(Arvydas Anušauskas)在国会接受媒体採访表示,当武装部队由非理性的人领导,任何事都可能发生。他研判俄方将刻意挑衅,但立、俄发生传统军事衝突的机率不高,原因包括俄军实力不足,因此网路攻击几乎是莫斯科可採取的唯一手段。

艾努沙斯卡斯强调,立陶宛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盟友密切关注区域情势,也已作好应对准备。他呼吁各界不需过度解读莫斯科的言语恫吓,因为这正是莫斯科宣传、资讯战一部分。

立陶宛外交部20日表示,依据3月15日通过、6月17日生效的欧盟第4波对俄制裁,禁止俄罗斯途经立国、在加里寧格勒州(Kaliningrad)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之间运送遭欧盟制裁的货品,首波受影响的是俄产钢铁和其他铁金属制品。

外交部强调,这并非立陶宛单方面或额外採取的行动;作为成员国的立陶宛不过是遵循欧盟规范,不允许俄罗斯借道运输遭制裁货品。未被纳入制裁的货品及一般旅客仍持续正常经铁路往来加里寧格勒与俄罗斯其他地区

欧盟支持立陶宛的说法。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20日强调,俄方指控立陶宛「封锁」加里寧格勒、在欧盟之外单方面制裁俄罗斯,这完全与事实不符、纯粹是宣传说词。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相关制裁针对不同货品有不同的生效时间:继6月17日的俄产钢铁和其他铁金属制品后,7月10日生效的是水泥、酒精制品,8月10日是煤炭、其他固态矿物,12月5日则是石油和石油制品。

俄罗斯和欧盟评估,在加里寧格勒州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之间往来的货品,近50%属于遭欧盟制裁项目。加里寧格勒位于立陶宛、波兰之间,未接壤俄罗斯其他地区,铁路等陆路运输需借道立陶宛,但境内也有不冻港可用于连接加里寧格勒与俄罗斯其他地区。

立陶宛政府指出,俄方明知3月通过的欧盟第4波对俄制裁6月起将分阶段实施,却在国内外发表针对立陶宛的不实指控。总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说,俄方指控立陶宛破坏国际法准则,大概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遵守国际法的习惯。

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社会和政治学系教授马捷基斯(Gintautas Mažeikis)21日接受立陶宛国家广播电台访问时提到,俄方对立陶宛可能採取的挑衅行动包括侵犯空域、水域和陆地边界,干扰经贸活动,网攻等。俄罗斯总统蒲亭(Vladimir Putin)规划月底访问白俄罗斯,届时俄、白俄双方是否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达成协议,值得关注。

俄罗斯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近日屡扬言报復立陶宛「封锁」加里寧格勒和其他「仇俄」行为,包括宣称将动用一切可行手段「捍卫国家利益」、让立陶宛失去欧盟成员国身分、取消苏联1991年承认立陶宛独立的决定等。

此外,在官方宣传推波助澜下,俄罗斯舆论近日也日益活跃讨论,是否终于该採取行动借道白俄罗斯、波兰,「打通」连接加里寧格勒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的通道。

由于立陶宛是北约成员国,一旦俄罗斯对立陶宛发动军事攻击,将相当于挑衅整个北约、进一步衝击区域与全球安全。立陶宛政府呼吁各界勿随莫斯科官方宣传起舞时,也表明必须为任何可能的威胁预作准备。

#立陶宛 #俄罗斯 #加里寧格勒 #欧盟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