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旗下微信视讯号团队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微信视讯号营运规范》《微信视讯号直播行为规范》《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微信公眾平台营运规范》等相关规定,平台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准的帐号完成认证并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如果没有相关资质,平台将根据违规程度给与封号、掐断直播、限制推荐、扣除信用分等处置。
「微信一直积极维护平台内容生态健康,对违法违规行为和内容持零容忍态度。为保障用户安全,规范相关行业直播以及短视频发布等行为。」视讯号团队表示。
视频号团队还表示,平台有严格的资质管理,除通过认证体系来加强资质管理外,还会结合用户举报、平台巡查、机器发现等方式加强直播与短视讯开播和发布内容管理,同时平台将会通过定时发布平台公告等方式,加强创作者教育,强化合规认知。
另一位游戏直播平台相关人员指出,平台上以游戏直播内容为主,高专业水准直播内容较少。而《网路主播行为规范》刚发布,日常对于平台工作影响比较多的应该是审核、合规营运方面的内容。「估计内部也是要有一段时间来消化和制定具体的调整规范。」
一位从业人士称,平台对相关资质的认定,应该和相关行业的规定一样,比如医疗机构必须有医疗从业资质,教育行业必须有教师资格证等,各平台要求基本类似。
澎湃新闻报导,长期关注直播行业研究的艾媒谘询CEO张毅说,在《规范》下发后,平台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分三类。首先是严格执行,对于不符合规范的主播,需要及时整改。第二,要进行平台生态的整治,对现有主播加强培训、组织学习,做好对主播相关资质的筛查工作。第三,对于受到影响的领域,需要进行持续进行相关主播的招募。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规范》出台对平台来说,降低了相关审核风险,更利于内容的高品质发展。通过这样的资质要求,原先主播行业学歷偏低、专业素质不够、鱼龙混杂有望改变,具有资质、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士更容易脱颖而出,对平台和观眾而言,也是双赢。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称,对于专业水准较高的直播内容,应该设定一定准入门槛,屡教不改的网路主播可以直接列入黑名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