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写评论的自我期许吧,我总希望自己不要看到某些议题,便直觉的做反应,不管反应自己的立场,反应自己的认识,或反应自己的偏见。
当然不容易,所以,最好的方式,一方面是冷静的,让议题再沉淀一会;另方面,则是,尽量要有论述的逻辑,而非,一部分很理性分析,一部分又跳到情绪语言。所以,我也不太愿意就几句话讲一个观点,或评论一件事情的对错,总要写它几百字以上,有时动辄上千字。
没错,文章长,惹人嫌,但放诸公民社会的每一道有争议的议题,请问,哪一题,是可以有「懒人包」的速解的?!
因而,试着理性论述,把一个问题拆解清楚,是我做评论时,尽量想试的方向,当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至少是我做为一个评论人,会努力的目标。
好,这样的开场,是要干嘛咧?我是要谈这几天,电价因为国际局势,以及能源价格飙涨,而要大幅调整百分之八的议题。
这议题,必然很敏感,尤其,今年是大选年,惯例执政党是不太敢碰的,但形势使然,不碰问题不会自己解决,只能面对。只是,执政者面对它,也有巧门:看你怎么涨?涨在哪个部门衝击最小,论述最有力。
目前看来,政府想要调涨工业用电,特别是制造业大户,以及豪宅用电。而一般民生用电,可能幅度很小(或者暂时不调)。
这是取巧的决策,因为选票在普罗大眾,不得罪最好,但又要合理反映电价成本,那让工业大户承担,豪宅承担,不仅合理,而且还可以大谈「公平正义」,赚得多,用电多,负担要提高,怎不合理,是吧!
我不反对这个方向,但台湾是能源完全输入的国家,要整体社会关注能源议题,乃至引申而出的节能减碳,就不能不成为一个「全民的议题」,因此,我不赞成调电价,不去考虑一般用户的合理调整,「以价制量」是很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我们若要让台湾民眾珍惜能源得之不易,在电价调整上,适度让民眾「有感」,不能只考虑选举!(当然对弱势族群可以适当补贴)
至于用电大户的制造业,或豪宅,要调涨较大幅度的电价,我之所以赞成,乃因,客观数据告诉我们,台湾的工业用电,世界排名不能算高的,某种程度看,工业大户不管是用水,用电,长期以来,都是「被政府宠坏的小孩」,为了创造产值,GDP数字,我们有没有压缩用电用水的成本?产业界应该心知肚明。
这样的结果,不只是一碰到电价涨,这些「被宠坏的小孩」,就唉唉叫,长期下来,不但让能源靠进口,电价被压抑的现实,不能被充分认知,反而,把这「扭曲的现实」当成了「真实」,最大的苦果,不但全民承受工业用电低廉的浪费,更是,制造业的不争气,不思在节能减碳上着力,用力,只会「威胁政府(不分蓝绿)」「动辄喊出走」!
实在是没出息到极点了!
这次,我看到台泥董事长张安平跳出来,冷静的分析给业者听,台湾的电价相对是便宜的,喊要出走,能去的地方,很多国家电费都比台湾贵好几倍!而且,他也坦承,今年电价调涨是全球趋势,电价调整可以让企业早点做好能源效率使用的准备,这也是产业升级的推力。
雄哉斯言,在业者很轻易用膝盖反射回应的年代,张安平的冷静面对,大家不觉得这才是企业家该有的态度吗?
台湾何来便宜能源的条件?台湾何来一直靠政府帮忙压低工业用电价格的环境?许多产业的附加价值,都是在压力下,求变求新的。我很乐意呼应张安平董事长的观点,这很可以是台湾企业在能源飙涨,电价调升的趋势下的,另一波自我创新的开始!
上网查查即知能源完全进口的台湾电价相对有多便宜。
作者为知名作家
照片来源:台电官网截图。
●经授权刊载,原文分享于作者脸书。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