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爆发战争4个月后,双方至今持续僵持。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欧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卓忠宏今(24日)接受港媒专访时分析,这场战争打了4个月已成僵局,此时两边要比「气」长,西方出现「战争疲劳」,一旦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或许就是乌总统泽伦斯基提条件与俄谈判停战的契机。

根据《中评社》今报导,卓忠宏分析,俄乌战争打了4个月,如今双方战事规模都不大,范围也局限在乌东地区,代表此场战争已成僵局,想透过战争产生明显结果很难了,战争有可能随便就撑上一年,谁也无法预测战争何时结束,这时候得靠外交斡旋才有停战的可能。

卓忠宏进一步指出,若想进行外交斡旋,俄乌之间一定要有一方先提出条件,才有展开谈判的可能性,就要看俄罗斯与乌克兰及其背后美欧西方国家比看谁的「气」长,也就是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状况看谁能撑得比较久。

另外,卓忠宏认为,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建议乌克兰以「领土换取和平」,在欧洲引起注意与讨论,就是「战争疲劳」的现象之一,至于欧洲「战争疲劳」反应在政治层面的就是选举,不管援助乌克兰多么正义,通膨问题严重让欧洲人民不满,各国执政党就得承担责任,照美欧国家的现况,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西方国家究竟还能军事与经济援助乌克兰多久?

文章来源:中评社
#战争疲劳 #欧洲 #乌克兰 #俄乌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