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台湾极地研究站位于北极的冷案群岛,象徵台湾在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上,宣示积极参与北极事务。(中央大学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首座台湾极地研究站位于北极的冷案群岛,象徵台湾在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上,宣示积极参与北极事务。(中央大学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国立中央大学与国家海洋研究院与波兰哥白尼大学合作在北极冷岸群岛成立第一座台湾极地研究站,于台湾时间今日下午3时30分正式揭牌启用,并透过视讯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中央大学地球科学院长许树坤表示,过去地科研究多聚焦台湾周遭,极区研究不仅包括气候,也牵涉全球经济议题,所以台湾不能缺席。

许树坤指出,去年已派员至北极圈,研究冰川后退、北极海洋流漂动等,获得初步成果也受到国际关注,但考量仪器搬运麻烦问题,规画打造一处永久站,让台湾科研人员有自己的家。事实上,极区研究除全球气候问题外,也牵扯经济议题,台湾虽距离遥远但也不能缺席,这是相当重要的第一步。

为促进国际科学研究合作和人员交流,加强海洋与地科研究,极地研究站将合作进行极区高解析度冰河迁移引致微震观测、北冰洋洋流与波浪时空变异、冰缘陆域地表地质及地形演化及地表变形、地表地下水文与永冻层消退等研究面向。

研究站启用后,未来台湾研究人员赴北极不必再寄人篱下,也象徵台湾以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为起点,宣示积极参与北极事务。

台湾团队22日出发参与这项重要任务,成员包括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长倪春发、水文与海洋科学研究所教授钱桦、地球科学系助理教授张文和、及国海院海洋科学资讯中心主任杨文昌与研究员李孟学等5人。

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扬表示,北极是从地面观测太空磁层的最佳窗口,全球暖化效应下,北极正经歷海洋、气候、地质与生态剧烈变动,全球有志解决暖化问题的国家,都陆续加强极地观测研究。许树坤也提到,盼藉此机会鼓励学生透过研究计画,赴极区进行研究,也希望更多相关领域人士能有效利用这座极地站。

科技部提到,2021年更在跨部会支持下,实际派员进行台波合作观测研究,以地球物理仪器以及自制海洋资料浮标,对于陆上的冰川、冰震,以及弗洛姆海峡的融冰与海象进行我国首次自主的探测。

科技部指出,气候变迁、全球暖化带来的气候紧急状态已成为当今各国正视之重要课题,北极是全球暖化的效应下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受温度驱动的环境改变正快速地影响着北极地区的大气、海洋及其附近陆地的地表与地下水文特性。

对于首设极地研究站,科技部说,期待透过这次的参与,贡献台湾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能量,为解决全球暖化问题,促进全球环境永续发展尽一份力。

#北极 #极地 #研究 #台湾 #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