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I表示,2021年接获通报的电信诈欺案件达到101件,超出2020年的70件,而5年前此类案件一年也才发生17起。
ERAI总裁Mark Snider表示,因无法从获得授权与通过审查的通路取得晶片,亟需晶片的公司只好转向非法仲介,但他们在匯款之后却未收到採购的晶片。
Snider表示,这些电信诈欺案的通报是自发性的,且其中大多数都是在中国的晶片仲介犯下的。
产业专家表示,虽然已经有名为「政府-产业数据交换计画」(Government-Industry Data Exchange Program, GIDEP)的官方仿冒零件资料库,但该机制不允许匿名举报,使ERAI成为业界用于了解晶片造假问题和通报诈欺案件的主要资料库。
有别于晶片业的电信诈欺案件创下新高,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向ERAI通报的假晶片事件为504起,2020年463件,较2019年的963起大幅下滑。
Snider表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为了防疫下令封城和停工,使仿冒业者没办法做生意,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造假技术越来越纯熟,所以躲过了检测。
研究员Diganta Das表示,ERAI数据点出这个趋势,但假晶片的实际数字可能超出许多,因为担心品牌受损的公司通常不愿意举报买到假晶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