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建兴民有市场内走道地砖重设、招牌新设及油漆,整体消费环境整洁提升。(高市经发局提供/柯宗纬高雄传真)
高市建兴民有市场内走道地砖重设、招牌新设及油漆,整体消费环境整洁提升。(高市经发局提供/柯宗纬高雄传真)

高雄全市多达近百处公民营市场,但不少市场面临老旧、不堪使用等状况,客源逐渐流失。高市经发局砸近2.5亿元在2年内翻新、活化50处市场,盼提升消费体验,力助客源回流活络经济,其中将盐埕第一市场打造成高雄首座青银共市传统市场,预计今年9月完工。

经发局指出,高市现有公有市场41处、列管民有市场52处,过去受限于预算规模,只能採取逐年分区施工改善结构安全、保持市场环境等修缮与维护,但市府特别挹注经费并向中央争取补助,强化厕所环境、照明改善及环境清洁。

经发局提到,其中争取到经济部7737万元补助,改善29处市场及夜市设施,金额与核定数量位居全国各县市之冠,旗津区中兴公有市场屋顶规画太阳光电设置,更获高雄市建筑师公会城市工程品质金质奖肯定。

经发局长廖泰翔表示,近2年市府完成多达50处市场改造与活化,其中动用市府第2预备金约3519万元办理三民第一公有、三民区建兴民有及盐埕第一公有等三座市场整建,针对内部採光、特色意象、地坪改善、摊位整齐乾净及公厕改善等项目进行改造,

廖泰翔提到,环境改善、耐震补强及市场活化为市场修缮的3大目标,盼透过市场硬体美学营造及行销活动、青创补助等方式活化市场,因此特别将建兴市场扩柱补强,加强建物耐震程度,翻转传统市场老旧昏暗刻板印象。

建兴市场管委会主委施宗志指出,此次扩柱补强增加建物安全性、走道地砖重新铺设解决摊商过往易滑倒疑虑,也改善混凝土中性化剥落问题,提供民眾更便利舒适购物环境,有效活络在地消费。

此外,针对70年歷史的盐埕第一市场做硬体改建,改善建筑本体漏水及通风採光,为活化市场更徵选「叁捌」地方生活团队承租并公开招商,让理念相仿的青年进驻市场,打造高雄首座青银共市传统市场,预计今年9月完工,未来可望成为串联驳二及栈贰库的观光廊道。

#市场 #活化 #改善 #青银 #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