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堕胎的权利在台湾不被保障,你希望你工作的企业、锺爱的品牌,为员工提出哪些具体保障,还是顾全大局,暂且观望?这是许多美国企业正面临的挑战。
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一举推翻1973年裁定的「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半世纪以来,女性堕胎得以受宪法保障,但如今,超过一半州恐将跟进禁止。
总统拜登(Joe Biden)痛斥,女权倒退150年,是「悲伤的一天」。不过,堕胎禁令除了象徵女权大开倒车,还代表美国企业的挑战才刚开始。
「这是高层的额外挑战,」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教授史威瑟(Maurice Schweitzer)指出,企业将难以保持沉默,加速参与政治——短期而言,必须决定是否金援跨州堕胎的员工;长期而言,办公室开设地点、政治献金捐款对象,以及与员工、客户和投资者的沟通,都将受影响。
盖兹:不可接受!大企业纷表态金援员工
堕胎权被逆转的消息传出后,商界领袖纷纷发声。微软创办人盖兹(Bill Gates)批评,该项裁决是「不公正和不可接受的挫败」;刚离职的Meta营运长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则表示,这项威胁,抵消了女性在职场迄今取得的进步。
包含苹果(Apple)、迪士尼(Disney)、华纳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高盛(Goldman Sachs)、梅西百货(Macy's)、Airbnb等,横跨各产业的多间大企业已出面承诺,员工若离开居住地到外州堕胎,会提供费用补助。
迪克体育用品公司(Dick’s Sporting Goods)则宣布,公司将提供高达4000美元(约合新台币12万元),帮员工、眷属,以及一位协助者支付远行费用。此前,微软、Netflix、Nike等业者,早已把堕胎与相关福利,纳入公司的健康照护政策。
企业对政治议题的立场,将难以保持沉默
企业出手协助,其实冒着被起诉、与政治人物衝突,并引起客户或员工强烈反弹等种种风险。市调公司Forrester发现,支持企业有责参与政治、社会议题讨论的美国成年人数量,近年确实逐步攀升,但,堕胎权这个议题却是例外,支持人数较少。
「谈到影响品牌的各种议题时,很少跟堕胎权一样,严重涉及个人意见、引起巨大分歧,」该机构研究总监普洛克斯(Mike Proulx)解释。
曾对「黑命贵运动」佛洛伊德之死表态的许多知名企业,这次却选择噤声,如Target、沃尔玛(Walmart)、可口可乐(Coca-Cola)等等。
但,一时的沉默,很难当成永恒的选项。
以沃尔玛为例,6月初股东会上,有投资人呼吁,它身为美国最大私人雇主,应针对禁止堕胎的州,提出潜在风险与成本报告、缓解衝击计画。该提案最终被多数股东打枪,不了了之;但,未来类似的投资人提案,只会越来越多,分析师也能在法说会上,一探高层对堕胎的意见。
不仅如此,考量到人力招聘,预计将有更多企业对立法机关发起杯葛,取消政治献金,或迁移总部、配送中心与工厂位置。因为专注女性健康的塔拉健康基金会(Tara Health Foundation)去年统计发现,逾三分之二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作者,拒绝去有堕胎限制的州求职。
「(罗诉韦德案的逆转)会加速企业表态的趋势,他们会变成政治过程的一部分,」史威瑟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