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期间都会推出以亲子、学童为对象的活动及展览,故宫北院今夏以草虫画为中心,推出一连串活动,故宫院长吴密察指出,中国传统绘画绝不只有写意山水,也有细腻的写实画,尤其要画细致又会动的草虫,格外不易。
「几百年前要画昆虫很困难,不像近代可以先拍照」吴密察说,故宫北院的《草虫捉迷藏》特展,除了从草虫画中看到对细致事物的精细观察与绘制,也希望透过跨界合作,让文物与当代对话。吴密察指出,对于艺术史研究者而言,以往只知其画不知画中虫草真实、正确与否,此次与大专院校昆虫学系及昆虫馆合作,也可避免误导观眾。
故宫画画文献处副研究员邱士华以宋李迪的《秋卉草虫》为例,虽有精彩的敷色,但总觉得画中花金龟的翅形怪异,国立中兴大学昆虫系教授杨曼妙则指出,一般甲虫在飞行时要打开前翅鞘,再将后翅展开飞行,但花金龟可直接伸出后翅飞行,绘者的观察十分入微,但可能翅型实在难以捕捉,遂投射了鸟飞行的样子,把鸟翅放在花金龟身上却没有违和感,仍十分有趣。
西洋传教士画家郎世寧的画向来以写实闻名,故宫书画文献处助理研究员吴诵芬以〈荷花慈姑〉为例,乍看下构图细腻,描画的蝴蝶、荷花也十分真实,让人觉得是丝毫不差地根据实物写生而成,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徐堉峰却指出,画中的金星尺蛾,翅上的黑灰色斑分布都十分逼真,但却把丝状的尺蛾触角画成了棒状的蝴蝶触角。
从院藏的草虫画中除了找到小生物真实的身份,也得以了解与草虫有关的故事与背后所藏的意涵。此外,配合夏季特展的《艺时空旅行—2022故宫童乐节》也结合关卡任务及体验道具,鼓励大小朋友探索展厅文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