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水体水质,改善河川污染情形,环保署将民国91年宣布为「河川污染整治年」,在全国各重点整治河川成立水环境巡守队(简称水巡队),透过政府的力量加上热心民眾的投入,志愿性地进行巡守通报、水质监测、净溪净岸、环境教育及生活污水源头减量。这股民间环境守护的力量,从民国91年推动之初成立的25支水巡队队伍,至今已在全国成长为468队,队员总计1万3,382人的规模,于各地守护心中那条「家乡的河川」。统计近10年资料,全国水巡守志(义)工们平均每日共有74次巡检,每9次巡检就有1次污染或脏乱点通报案件,每天至少有5场净溪净滩活动,平均每天可清理出357公斤垃圾及138公斤资源回收物。

20年来水巡队改变了河川污染情况,也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以臺南二仁溪为例,过去是以废五金废弃物严重污染闻名的河川,在环保署强力拆除57家非法熔炼业后,民间持续进行巡守通报,让不法的偷倒(排)的污染行为逐渐减少,也因为民间河川守护团体持续关切河岸废五金弃置问题,经过公私部门不断的讨论,让政府单位得以跨单位合作进行清除,于民国95年到102年间,共移除了27万8千多吨沿岸废五金废弃物。在地水巡队也接续认养场域进行生态復育,让原本只有少数耐污染鱼种能够生存的二仁溪河口,到现在可以记录到30几种鱼及20几种虾蟹类,堪称是公私协力的最佳范例。

跟环境教育的结合,更深植水质保护的理念在基础教育及家庭生活中,水巡队中也有各级学校的参与。其中,一群华德福实验学校的家长和热血孩子共同参与组成香山少年净滩团,自民国104年起在新竹的海边净滩,守护海岸环境。他们探索海岸生态、捡拾及分析海滩废弃物、以艺术创作方式付与垃圾新生命,以海岸为教室,行动式的环境教育,感动更多的家庭及学校加入他们守护水环境的行列。

水巡守志(义)工也是政策推动好帮手,中南部水巡队原本对排水沟偶发的猪粪尿污染及臭味感到困扰,透过巡守及水质检测来监督畜牧废水的不当排放,民国107年配合环保署畜牧废水资源化政策,于环保机关辅导下,水巡队也开始转型协助沼液农地肥分浇灌的媒合与监看作业,以在地人脉媒合畜牧业与浇灌农地,也确保浇灌的肥分滴滴入田,不再污染河川。

#全国 #巡守 #巡队 #河川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