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1日指出,先前遭暗杀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16年在演说中提倡「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概念,不仅将美国注意力转移到与自身全球战略更相关的南海等海洋区域,更将区域强权印度拉拢入伙,让「印太」成为北京领袖痛恨的语词。
CNN资深全球军事事务分析师伦登(Brad Lendon)与编辑芮恩(Andrew Raine)表示,安倍是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在他的领导下,日本政府透过释宪解禁「集体自卫权」,给予自卫队在海外与美国共同作战的法律基础;他还启动了日本的「多功能护卫舰」计画,给予「出云号」(DDH-183)和「加贺号」(DDH-184)直升机护卫舰操作F-35B匿踪战机的能力,成为事实上的轻型航空母舰。
但伦登和芮恩认为,安倍最大的成就并非军事装备,而是创造了「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这句话。在2016年的一次演说中,安倍正式提倡透过更广阔视野看待亚洲、强调太平洋与印度洋对互相和平及稳定至关重要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概念。
两人指出,这促进华盛顿将长期以来关注范围从中国大陆、澳洲到美国的「亚太」,转变为同时包含印度洋区域的「印太」,连当地最重要的联战司令部,也在2018年自「太平洋司令部」(Pacific Command)更名为「印太司令部」(Indo-Pacific Command);地理位置中心也移至南海和东南亚,让全球聚焦于当地各国与中国大陆的领土纠纷。
伦登和芮恩表示,「印太」改变了许多外交政策制定者思考和谈论亚洲的方式,也成为近年无所不在并让北京领袖痛恨的语词。
更重要的是,此概念将当地另一个可牵制中国大陆的区域强权印度拉拢入伙。由美国、日本、印度和澳洲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2007年启动不久虽就遭遇停摆,但在2017年底恢復后合作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北京的警戒对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