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高基期以及今年股债双跌影响,国内十五家金控上半年获利呈现不小的衰退。不过专家提醒,寿险业长期投资价值仍在,衰退幅度小或受益于强势美元的银行也可布局。

金融业今年上半年分别歷经资本市场股债双跌,重创业者手中资产价格,加上国内的防疫保单之乱等利空,多数金融股股价先涨后跌。儘管股价表现不佳,近期公布的15家金控上半年自结税后纯益,总计仍达2294.6亿元,仅次于去年的3415.9亿元,是歷年上半年次高。

拥有证券分析师与会计师双证照、近期出版新书《靠优质金融股养你一辈子》的丁彦钧指出,近年来无论是以寿险、银行或证券为主体的金控,「 投资收益」占获利的比重都相当高。所以,今年比去年衰退的主因,当然就是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变大、获利缩水所导致。

举例来说,虽然两大寿险龙头富邦金(2881)与国泰金(2882)的EPS(每股纯益)仍居全体金控冠亚军,但投资收益都比去年衰退。另外,由于持有的债券价格因升息而下跌,寿险部门的净值因此大幅减损,导致股价重挫。股价还远低于AV值

寿险成长空间大

寿险业 净值的减损真有这么严重?丁彦钧指出,依现行的会计准则,金控业持有的投资部位,列于财报中的资产项下,必须要以市价评价,若价格下跌,就须揭露减损的净值。

不过寿险业的财报中,另有一个影响净值的科目:保险负债准备,是保费收入须提列的准备金,列于负债项下。而升息能缩小保单预定利率与资金运用报酬率的差距,也就是「利差损缩小」;升息趋势愈久、幅度愈大,未来转为「利差益」的机率也愈高,所以升息后,保险负债准备也会减少, 净值 则会回升。

丁彦钧表示,保险负债准备引发的净值变动,要到2026年IFRS17实施后,才会于财报中揭露,「届时寿险公司的净值才会更趋近于真实状况。」因此,两个科目互抵的结果,目前寿险业的净值减损,也许没有已揭露的那么严重,只要升息趋势不变、保费收入又能持续成长,寿险业的获利势必会稳定回升。这就是升息对寿险业是「短空长多」的原因。

目前最完整揭露寿险公司净值变化的,是寿险公司于法说会公告的「每股精算价值」(Appraisal Value,AV),以去年底公布的数值来看,目前股价还远低于AV值,代表未来还有成长空间,寿险金控股仍是长线投资人值得布局的标的。

文章来源:阅读全文
#富邦金 #兆丰金 #国泰金 #中信金 #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