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观音区草漯石门水库移民新村卫生室紧邻台61线与草漯沙丘,曾见证过往大汉溪沿岸居民,因兴建石门水库迁村的歷史,2017年列入歷史建筑。随时代变迁,长年无人管理,遭人随意倾倒废弃物,杂草丛生形同废墟,地方希望活化再利用,桃市府文化局启动復旧计画,获得地方支持。
当初为照顾移居民眾,石门水库建设委员会设置草漯卫生室、派出所与村办公室,但经歷火灾后,目前仅剩卫生室存在,拥有逾60年歷史的卫生室,见证战后美援、在地发展、首批移民村落建置的歷史,随医疗重心逐渐转往医院、诊所和观音卫生所后逐渐失去设置需求。
草漯里长吕坤远指出,卫生室长期无人管理,任其荒废20多年,不仅内部破旧、屋顶漏水,外头更杂草丛生,周围环境被人乱丢垃圾,地方皆盼加以修復,好好保存歷史记忆。他建议,此处靠近游客眾多的草漯沙丘,或许能设置铁马驿站,让观光客有休憩场所。
文化局争取预算活化草漯卫生室,现阶段由中华大学团队执行调查研究与修復再利用计画,文化资产科说明,中华大学团队研议将卫生室打造成「草漯生活故事馆」,除展示移民迁村歷史外,更结合社区交流、旅游资讯、接待空间等,成为「社区的客厅」。
文化资产科表示,初步规画的方向非常接地气,获得地方支持,预计明年委由建筑事务所正式进入设计阶段,再进行修復与再利用工程。
市议员郭蔡美英也提到,移民新村的乡亲希望保留在地歷史记忆,努力争取保存这处文化资产,若未来打造成社区、旅游交流中心,有望带动观光发展,增加游客人潮,持续为沿海居民迎来更多建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