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饮食习惯从早期「吃得饱」,到现在更进一步追求「吃得好」、「吃得安心」,农委会台中区农改场歷时9年育成低直链淀粉品系水稻「台中200号」,除具有良好食味外,在低温、常温保存下亦能维持软、黏、不易老化等特性,食味口感不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即使经过4个月储存也能维持原本的美味。

台中农改场长李红曦表示,水稻非常适合台湾栽培,生产力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力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在地粮食资源;另为呼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中的「粮食安全(SDG2)」与「永续生产与消费(SDG12)」,台中场的水稻以多元应用为育种目标,藉以提供营养美味的米食并能稳定农民收益与生产。

李红曦指出,新育成的「台中200号」的白垩质较低且外观品质良好、食味极佳,除了供做一般白米,特别适合以糙米饭或胚芽米饭的型态来食用,可做为国人全谷或高纤米食的新选择。

此外,「台中200号」的直链淀粉含量低平均8.5-10.8%(3年度分析结果显示,变域范围8.1-11.2%),较「台稉9号」稳定(变域范围13.6-20.8%),「台中200号」的食味口感不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即使经过4个月储存也能维持原本的美味,符合国内外米食市场的需求及喜好,冷却后不易老化的特性也是非常好的优点,可以运用在不同的米食商品开发上。

台中场作物改良课助理研究员郑佳绮指出,「台中200号」较「台稉9号」丰产,平均稻谷产量一期作每公顷5893公斤、二期作4723公斤,稻谷耐储性及肥效性佳,但生育后期的稻谷稔实率易受低温影响,二期作不宜太晚种植。

然而,新品种对叶稻热病及褐飞虱具有一定程度抵抗性,但是对穗稻热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白背飞虱及斑飞虱之抵抗性与对照品种「台稉9号」相似,栽培时仍应注意适时防治。

#台中200号 #食味 #水稻 #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