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暄贻/台北报导 (南亚聚酯纤维发展聚焦在宝特瓶回收、织物回收、材质单一化及原着色丝产品开发等四大方向,并创立「SAYA」再生回丝品牌。图/彭暄贻) 南亚(1303)董事长吴嘉昭表示,2007年投入回收、再生使用后的宝特瓶等聚酯制品,藉由先进的聚酯回收技术,较传统石化制约减少72%碳排放量,回收后更有90%用于生产技术难度较高且高附加值的长纤丝;包括爱迪达、NiKe等国际大厂都是合作伙伴。南亚2020、2021年合计回收约146亿支宝特瓶,降低32万吨碳排放量,相当809座大安森林公园全年吸碳量。现正透过宝特瓶回收、织物回收、材质单一化及原着色丝产品开发等四方向,全面扩大聚酯纤维回收应用商机耕耘。为此,南亚斥资逾12亿元,相继于台湾、中国、越南、美国、泰国及菲律宾等地建置聚酯回收产线;去年回收年产能约22万吨,预估明年回收年产能倍增至42万吨,相对聚酯总年产220万吨估算,回收产能占比从一成提升至近两成水准。 吴嘉昭指出,全球PET产量中,约三成生产宝特瓶,其余多数以纺织品为主。经统计,废弃服饰更有85%採掩埋或焚化处理;因此除使用回收宝特瓶生产聚酯粒,南亚着手开发织物回收技术,与品牌领导厂商合作,回收其供应链库存布料、裁切边角料及消费后旧衣,达成纺织产业循环经济。近期更携手台湾户外运动知名品牌「欧都纳」,结合理念相同之旧衣回收商、布厂及设计业者,共同建立国内第一条循环纺织示范供应链。 为扩大回收范围及便利性,设计开发材质单一化产品为未来趋势,南亚已推动多项开发案,例如拉炼、钮扣等服饰配件并不是PET材质,旧衣回收后须人工进行清除,开发改质的聚酯粒来取代,整件衣服为单一PET材质,让回收更便利。另,目前百叶窗及罗马帘多由铝片、PVC、ABS等不同材质的零组件及布面组成,南亚与国内窗帘大厂合作,以改质PET取代其他不利回收之材质,生产全聚酯材质窗帘,方便后续回收再生。吴嘉昭说,南亚为国内原着色丝最大生产厂商,开发新式原液染色技术并取得专利,纤维抽丝阶段即添加染料,省去后段传统浴染程序,节省97%用水,达成近乎无水染色诉求,并可提供千种以上色系,达到色域广、色牢度佳、日照水洗皆不易褪色等优势。

#全球 #南亚 #回收 #材质 #宝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