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阴霾持续笼罩科技业与消费零售业,但台湾生技医药产业却迎来前所未有的好光景,不但指标龙头公司好消息频传,整体营收更屡创新高。「我们预估,2022年台湾新药类股整体营收还会增加10%,可能是除了半导体业之外,营收还有双位数成长空间的产业。」宽量国际顾问王冠然评估。
《财讯》报导指出,受战争、通膨、紧缩货币政策衝击,全球股市跌幅惨重,眾多产业中,只有生技股相对抗跌。今年截至六月底,美国那斯达克生技指数(NBI)跌幅两成,香港恒生生技指数也跌两成;与此同时,台股加权指数虽跌了22%,而柜买生技指数则只修正不到4%。
最引人注目的,是生技股王药华药的罕见血癌新药Ropeginterferon alfa-2b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带动第2季累计营收较上季成长近3倍,6月营收更较上年同期成长10倍。
《财讯》分析,合一的6月财报也不容小覷。受惠于抗体新药FB825授权国际药厂签约金入帐,合一累计今年上半年合併营收也突破10亿元,年增逾42倍。业界透露,今年还有机会签下新授权案。
《财讯》报导指出,至于生技併购大户保瑞药业更是加大动作,继2019年併购葛兰素史克(GSK)加拿大药厂,正式进入全球前8大国际药厂的供应链,2022年收购伊甸生医CDMO(委托开发暨制造服务)在台业务与资产后,再宣布併购生技4大天王之一的安成药。
王冠然将今年的通膨危机与2008年的金融海啸对比,发现台湾生技产业相对抗跌有两大原因:1、儘管同样会受超大系统性事件衝击,但由于生技产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和其他产业不同,因此大盘涨跌对其影响相对较小。2、就算在经济衰退期间,人们消费转趋保守,但因健康医疗是人类基本需求,因此行业获利降幅不大;甚至在疫情期间,人们虽然减少去医院次数,但每次看医师的花费却增加。因此,当景气周期走到末端,金融市场陷入剧烈波动,生技医疗产业反而成为资金避风港。
「台湾生技产业未来不只抗跌,还有可能更强大。」王冠然指出,2008年台湾生技新药公司很多都还不够大,大多都是学名药厂如永信、东洋、杏辉等,直到2009年台湾神隆上市,才划下分水岭。尔后虽然陆续爆发中裕、浩鼎、基亚等几波争议案件,但如今新药领头羊药华药、北极星、合一、高端疫苗等公司,基本面、市值、产品线与操作资本市场的能力,都已非吴下阿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