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日当晚又遇上联准会FOMC利率决策会议,七月例会的焦点在于(1)如预期升息三码?(2)年内剩下的三次例会的升息步调趋缓?(3)跟随欧洲央行放弃前瞻指引?(4)对经济与通膨的展望?
上周欧洲央行在七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已正式宣布放弃利率前瞻指引,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将「依赖数据」逐月决定,因此FOMC七月例会上是否跟进放弃利率前瞻指引备受关注。
史上最快速升息 利率政策转向模糊
在前联准会主席柏南克一改葛林斯潘的不按牌理出牌的风格后,联准会通过前瞻指引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安抚了市场情绪,有利于创造长期低利率环境目标的金融条件,抑制部分由其意图不明导致的债市波动,特别是柏南克公开表示未来联准会的利率决策动作都会在例会上发布,市场有了充分的沟通管道,也因此孕育了2009-2019年的十年美股大多头。
换言之,一旦联准会放弃利率前瞻指引,意味着未来的联准会具有更多的弹性空间,金融市场受到预期之外的衝击更大,面对正在以歷史上最快升息速度、利率政策由清晰转向模糊的联准会,投资人要做好金融市场波动放大的心理准备。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未来新常态
今年的通膨数据屡次跌破市场眼镜,特别是联准会,在农历春节前认为,今年三月之后通膨见顶回落,结果美国CPI年增率数据一路飙高到六月的9.1%,使得联准会在五月例会上释出六月升息二码的口风,结果六月CPI恶化、拜登甩锅,联准会被迫在六月例会升息三码,但整个联准会前瞻指引跟不上通膨数据的过程,在六月CPI大幅飙升后,华尔街投行甚至喊出升息四码的预期,造成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这可能是未来的新常态。
事实上,由于联准会前瞻指引跟不上通膨数据变化,联准会已多次修正升息预期;包括欧洲央行官员们私下表示,如果不是受到利率前瞻指引的约束,欧洲央行可能提早一个月在六月份就开始升息。
俄罗斯减供天然气 欧洲跳脚
相信金融从业人员特别能体会给出正确无误的前瞻指引的难度,在五月的FOMC会后记者会上,联准会主席鲍尔就公开承认:「试图提前六十、九十天给出前瞻指引非常困难,在世界和经济领域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鲍尔有意无意的传达了对俄乌战争的掌握无力感,普丁藉着天然气供应欧洲的这张王牌,让联准会被迫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升息,如果再多加入一个变数─美国眾议院长裴洛西的八月访台事件,实在难以想像,在欧亚的地缘政治角力同时发生紧张,单靠消费需求缩手就能让通膨压力降温,甚至回到联准会设定的2%目标,因为时序准备入秋,俄罗斯开始减少供应天然气给欧洲。
七月二十五日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决定北溪一号经由Portovaya的天然气运送管道,将增加一台西门子涡轮机停止运作,也就是说,北溪一号输气管道经由Portovaya的天然气供应量自七月二十七日开始将降至每日3300万立方米,仅占其产能的20%。
消息传出后,欧洲天然气期货连续两天上涨超10%,七月二十六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现报194.745欧元/兆瓦时,涨幅超10%,收涨10.48%。英国八月份天然气批发价格上涨15%至356.53便士/撒姆。纽约商品交易所八月交货的天然气期货涨超9%,盘中最高9.419美元/百万英热。
俄乌战争爆发 推升原油价格暴涨
为了应对俄罗斯全面断供天然气的潜在风险,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在今年八月一日到明年三月三十一日间採取措施至少减少15%的天然气用量,意思是冬季暖气的温度设定在十九度。儘管如此,德国已经警告即使北溪一号天然气管以40%输气量供应,也难以在十一月一日之前达成90%或95%的储存天然气目标。
回顾上半年的欧洲能源危机,就是从北溪二号天然气管议题导致天然气先发动涨势,后来俄乌战争爆发才推动原油价格暴涨,汽油并没有跟上去年八月的欧洲天然气上涨的那波行情,但在原油四至六月的区间震盪过程,汽油补涨一波。
由此可知,天然气是欧洲能源危机的根本,原油是因为作为天然气的替代品而上涨,但因为欧洲并没有足够的天然气储存设备,而且又因为气候温室效应的减碳环保而让核能除役,于是一方面回头增加火力发电,另一方面,通过课徵碳税来达到减碳目的。
普丁出席G20? 拜登如何接招?
即使美国增加液化天然气出口,也是不足以填补欧洲的天然气缺口,然后沙乌地阿拉伯也无意增产原油,所以美国加紧供应更多武器给乌克兰,希望能在入冬之前迫使俄罗斯停战,市场应该会好奇今年在印尼举办的G20会邀请普丁出席吗?
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七月二十五日出访北京,拜会习近平,特别之处在于佐科威是自二月北京冬奥后,首位到访中国大陆的外国元首,达成「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那么,普丁会出席G20吗?拜登如何接招?裴洛西访台这招是为了封杀普丁出席G20吗?
不知道,但肯定的是,美中俄三强的政治角力估计在十月之前还会继续推高强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是天然气、原油还是汽油,下半年的某个时间点还会有一波行情。
IMF下调全球经济成长预期
七月二十六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的季度全球经济展望,进一步下调全球经济成长预期。IMF对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成长预期分别下修1.4%和1.3%,剩下2.3%和1.0%,连续两季的GDP下滑。
虽然美国财长叶伦安抚市场:「连续两个季经济萎缩不算衰退。」但即使从低点反弹,今年那斯达克指数仍下跌-26.09%,费城半导体指数下挫-29.58%,超乎预期的萎缩也能跌成熊市,也算是给投资人上了一课。
关键是,这还不是最糟,IMF强调本次预测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俄罗斯输向欧洲的天然气流量不再下降,货币政策收紧不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无序调整等。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但真实的情况是,北溪一号即将再缩减输出天然气流量至20%,甚至今年有没有可能是个没有天然气的圣诞节,「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考量到这些风险实际发生的机率不低,所以IMF另外假设2022年底俄罗斯石油出口进一步下降30%、对欧天然气断供、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市场风险溢价等情况下,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成长速度还要额外下降0.6%和0.9%,分别为2.6%与2%。IMF表示,在过去五十年来,全球经济成长速度低于2%的情况只出现过五次。
本文作者:洪宝山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44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