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李登辉逝世两周年,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今天表示,基金会计画今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延续台日关系,成为未来50年台日关系的新起点。她也提到,李登辉当年希望日本能重新检视「武士道精神」等重要的价值,「我认为这是他对日本最挂心的地方」。
前总统李登辉逝世满两周年,李登辉基金会今天举办「脱古改新:预约台日下一个五十年」学术论坛,李安妮提到这次论坛主题来源的小故事。
她说,去年她与基金会执行长去拜访日本驻台代表泉裕泰,当时泉裕泰告诉她,2022年是日台断交50周年,这是诉说歷史的绝佳机会,但令他尷尬的是,这好像已分手的情侣,多年后提分手的一方要求对方大张旗鼓举办活动,提醒对方配合纪念被分手的伤心往事,她笑称,这次论坛也在帮泉裕泰解决这个「可爱的小烦恼」。
李安妮指出,基金会原本就计划将今年的重点工作,放在延续台日关系上,因此规划一系列强化台日关系的计画,从民间角度以及人民的感受,去重新诠释两国的关系。今天的学术论坛就是其中一项,今年9月还将举办「台日友好─2022年李登辉纪念音乐会」。
李安妮表示,这次的学术论坛主要建构在两个核心主轴上,其一,1972年台日断交是歷史事实,不可讳言,当时日本的离去确实伤了台湾人民的心,但50年过去了,在特殊的歷史渊源及眾人努力下,两国的关系反而持续加温。台日友好在今天不是口号而是牢固的事实,回首50年前的伤心往事,如今却成为台日两国关系的新起点。
第二,「台日友好」的背后,李登辉前总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人物。她说,李登辉出生在日本时代,就读非常重视教养和教育的菁英学校,也就是台北高等学校,一直到京都帝国大学,特别是在京都学派「善的哲学」薰陶之下,学到许多相当重要的价值,例如诚实、无私、专业以及为国奉公等精神,这也就是所谓的「武士道精神」。
李安妮表示,李登辉认为,这些重要的价值,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在日本反省与检讨发动战争的时代背景下,被冻结在歷史记忆里,连带否定往昔诸多美好的价值,也失去对自己的自信,「我认为这是他对日本最挂心的地方」。
她说,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登辉后来出版一些与武士道相关的经典着作,这是让世人了解日本的重要书籍,正因为如此,许多日本人视李登辉为导师,其中也包括原本今天会站在这里发表专题演讲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
她认为,日本在李登辉身上看到了自己,这是台日关系除了歷史渊源与经贸之外,另一个两国之间的重要羁绊,不仅永远长存,更带给我们走向下一个50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