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大陆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发布实施一年来,给大陆教改带来重大影响。根据稍早中国人民大学三位学者对「双减」效果研究显示,实施1年后青少年忧郁症状减少78.6%之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焦虑症状却明显上升、增幅约12.8%。
让父母更为焦虑的是,以往孩子成绩不好,可以选择校外培训,不少父母认为付出金钱就能获得回报。但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培训机构的选择范围在不断缩小,更多对补课有需求的家长只能选择成本更高的一对一家教,这对家庭经济是不小的压力。
据大陆《经济日报》报导,稍早中国人民大学的三位学者通过追踪搜寻引擎上相关关键字的搜索量、电商平台相关商品的购买量、专业谘询网站等数据,分析「双减」政策的效果,发现实施后的这一年让青少年忧郁症状减少了78.6%。
这主要归因于减少甚至不允许布置课外作业带来的学业负担减少、父母转向家庭教育带来陪伴时间增加,再加上不允许考试或禁止排名等带来的考试焦虑大大缓解,让「双减」效果已初步显现。
但与孩子们逐渐轻松的状态相比,父母的焦虑症状却在「双减」实施后明显上升,研究表明增幅约12.8%。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父母转向家庭教育,家庭和工作之间不易平衡,这一点从「双减」政策后对家庭服务的需求上升中也可以看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