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1日为「原住民族日」,民进党立委陈莹今(1日)表示,因为这一天没有放假,多数台湾人不瞭解这一天的由来,全台湾都应该瞭解「原住民族日」,歷史的呈现应该是「原貌」与「全貌」,她强调,「原住民正名」绝非国民党的恩泽或功劳。
陈莹今透过脸书表示,国民党坚持「山胞」正名为「少数名族」而非「原住民」,原住民权利促进会(简称原权会)1984年成立后,长期推动原住民族运动,其中三大诉求便是「正名」、「土地」、「自治」。
1992年5月原权会晋见前总统李登辉,当时候原住民社会的共识,以及各界对原住民「正名」的支持,都已趋向用「原住民」作为正名的方向,就连当时媒体也都经常以「原住民」一词做新闻报导,可是当下的国民党刻意以「先住民」、「早住民」等用词干扰,甚至认为应该用「少数民族」。
陈莹说,1994年原住民的正名修宪,民进党与原住民团体共同主张的是「台湾原住民族」,许多原住民中央民代都认为应该以「台湾原住民族」正名,包括自己父亲陈建年当时担任省议员,与林春德、曾华德、杨仁福等省议员都一起主张应该正名为「台湾原住民」,但提案在立法院就遭国民党立委反对。
此外,1994年7月的国民大会修宪,讨论正名的第一案是正名为「台湾原住民」,遭国民党完全封杀杯葛,第二案自由地区「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第一次表决未通过,国民党国代谢隆盛提出重复表决,最后通过此案。
陈莹说,去年及今年这个时间,都出现国民党有心人士,籍由片段的纪录,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方式,曲解整个修宪过程,用偏误解释歷史的方式,试图塑造「原住民正名」是功在国民党。
她痛批,这种硬拗的说法,让大多数人听起来都会觉是谬论,「山胞」一词是国民党定的,民意反扑后改为「原住民」,却要感谢国民党?原住民在1994年可以成功正名绝非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可几,更不可能因为一个「重复表决」就可以改变所有的结果,应该正视完整的史实,不该抹灭前人的贡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