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国际航空站站体为东西向,地方认为机场长期阻碍小港的南北向交通往来。(洪靖宜摄)
高雄国际航空站站体为东西向,地方认为机场长期阻碍小港的南北向交通往来。(洪靖宜摄)

高雄国际机场新航厦计画今年通过环评,未来最大年容量为1650万人次,但因为机场为东西向阻断南北交通,不少当地居民盼望有条车行地下道。高雄市议员陈致中今举办公听会,邀请当地小港里长、市府交通局等局处出席,针对辟建穿越小港机场车行地下道可行性及预期效益。

高雄市议员陈致中今举行「为夹缝中求生存的小港人发声-规划高雄市小港区交通运输改善方案」,他提到小港工业区林立,近千支烟囱,重型货柜车多,对当地乡亲生命安全威胁大,除国道7号,还要增加停车空间和提升公车运输路线便捷性及整体搭乘环境。

其中,他提及高雄国际机场站体因为东西向,长期阻断南北交通,造成上下班间阻塞,他以台北松山机场车行地下道为例,「台北能没道理高雄不能」,他提及,如果有一条路可以直接通行,居民就不必绕一圈,可以节省20分钟以上车程。

「出门都要带10个香火!」当地港后里长柯文世认为地方交通因大车多,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希望能将大小车分流,尤其是车行地下道已经讲好几年,这是当地居民的心声,不仅行车更为顺畅,不跟大车争道。

交通局说,若是兴建车行地下车道将有效减少中山四路、高凤路车流量,缩短旅行时间,副局长黄荣辉表示,交通部在今年2月针对高雄新航厦环评审查会中有提到联外交通交通评估,交通局认为除站体内旅运需求,建议中央应比照桃园机场模式纳入联外道路计画,交通局会配合评估,争取兴建。

树德科大流通管理系副教授陈佳宏认为,未来小港机场扩建后,旅客量和货运量增加,车流量也会变多,车行地下道是有一定必要性,建议应纳入扩建计画,由中央主导,地方配合规划,毕竟是牵扯到当地交通安全及居民通勤问题。

#高雄 #小港机场 #车行地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