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湖交通成北市长舌战攻防主角!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陈时中7日开第一枪,首场政见发表的就讲内湖交通解方,重申8年完成捷运路网,并提出7年纾解道路交通大动脉,打通内湖交通节点,再透过道路工程、捷运建设、企业合作及3箭齐发解决问题。
陈时中上午举行「我来救!内湖交通壅塞问题解决方案」记者会,喊出1步到位、2届8年、3箭齐发、4方合作,意即上任就执行,祭出道路工程、捷运建设及企业合作3箭解决问题,此规画将在2届任期内完成,透过中央、地方、民间及企业4方合作,创造内湖新歷史。
陈时中指出,内湖交通现况是有许多点交匯壅塞,盘点下来约有11个,而最大问题出在「堤顶」,若问题不解决当地发展必受限,也影响内湖南港相繁荣的机会。在他提出问题后,北市府再说内湖交通没救,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则说「是内科问题」,但不应该逃避问题。
陈时中点出2大问题,首先是国道一号贯穿整个内湖成为交通大动脉,却在堤顶地区出现阻塞,如血管壅塞必须打通、单点突破;当地也有几个重要的桥梁,连结内湖与台北市,快速让小支道做有效疏通。
陈时中说,交通问题要解决捷运必是重中之重,长期来看,捷运东环段能连结剑潭站、松山信义线,另外中央一核定民生汐止线,就会积极规划动工,他重申希望8年内能完成东环段,老实说很困难,因为大环境不佳又碰上缺工缺料,但有目标、有方向,就有达成可能性;不过8年内还有很多事情好做,因此还有几项中期策略。
台北市土木技师公会函理事长庄均纬补充指出,首个策略是堤顶交流道往北匝道的动线改善,建设期程为1.5年,能减少车辆绕行和距离时间,解决旧宗路口交通壅塞;接下来是增辟行善路衔接国1高架北向进出匝道,约耗时4年,能引导内科车流经瑞光路、行善路衔接国1,分流堤顶交流道且降低旧宗路道路负荷。
庄均纬指出,第三是新辟国1衔接环东大道工程,从国1南出匝道分岔接环东大道(基隆往台北方向),建设期成约4年;另外则是环东大道衔接国1工程,从环东大道于南港岔出衔接国1高架(台北往基隆方向),约耗时5年,完工后国1、环东能直接串连,减少车流下平面道路,纾解国1主线(内湖东湖段)雍塞,提升行车效率,并改善南京东路沿线路口交通拥塞改善南京东路交通。
庄均纬说,第四点则是新辟堤顶、塔悠地下连通道,採4车道设计,全长1.5公里,约耗时7年,打造穿越基隆河南北连通大动脉,提供大直、内湖往返 松山、信义替代路径,纾解堤顶大道、旧宗路交通负荷;最后则是加速推动捷运东环段及民汐线。
陈时中最后强调,自己的团队有想法、有做法,规画跟细节一起做,他希望8年内能完成东环段,交通大动脉则在7年做好,且不为内湖带来交通黑暗期,「前5年都在做地下规画,最后2年才会冒出头来」,下周也会和内科后援会讨论并参考民间意见,看看如何配合。
现场媒体追问,上述工程经费预估多少、会延续那些原有政策,他则说,相关经费虽有估算,但因工程物价不断变动,等事态稳定后再和大家报告,至于北市原有的管理方式如youbike、智慧号志都会继续做。他强调,团队期望有多高、做法就会有多好,北市是用首都高度做规画,透过中央地方合作让台北更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