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歷了春季的严格防疫限制之后,外界普遍不看好中国商品出口前景,但是中国7月经济数据出乎意外地再次出现强劲反弹,展示了令人惊讶的韧性,再次打破了外界对于中国制造商品全球需求减弱的预期。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海关总署表示,7月中国对全球其他地区的出口额上升至3229亿美元,按年增长18%。这超过了《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给出的增长15.6%的预期中值,也高于6月份的17.9%,创下今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
强劲的出口增长反映出疫情引发的供应链受阻情况得到了迅速缓解,中国工厂和港口的工人奋力处理积压的订单,让贸易进度迅速恢復正常。7月份中国对第2和第3大贸易伙伴──即欧盟和美国──分别按年增长23.1%和11%。对俄罗斯的出口也出现攀升,较去年7月激增了22%。
由于进口数据偏低、出口稳健增长,7月贸易出超101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扩大78.95%,获得创纪录表现,也大幅超出财经界的预期。
报导说,综合多家机构分析,7月以来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有所放松,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虽然海外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转向需求收缩,但先进经济体的超额下单惯性对中国出口仍有支撑,使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7月在中国8个主要港口外贸货柜输送量增长14.5%,增幅高于6月的8.4%。专家认为,疫情封控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沉重打击,房地产市场在危机之间摇摆不定,出口贸易一直是2022年中国经济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后续出口表现看法分歧对于后续出口表现,市场看法分歧。许多分析师预计出口将消退,因为全球经济看起来越来越可能进入严重放缓,受到价格飙升和利率上升的拖累。
中信证券研究员徐树政表示:「儘管在放宽疫情管控措施的情况下内需有所回升,但生产方面的疲软拖累了进口。」疫情的爆发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復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