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创立于2012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都在当年加入;该机制曾在希腊于2019年加入后,一度扩张至17+1的规模。
立陶宛去年5月开出第一枪,率先退出合作机制,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今天也相继宣布退出,等于波罗的海三国全体退出,让机制一下缩小至14+1。
美国国务院首席副发言人巴特尔(Vedant Patel)今天在电话简报会上被问及此事,他表示,美国尊重也支持两国不再参与机制的主权决定,未来会持续紧密支持他们把波罗的海变得更具韧性和繁荣。
巴特尔指出,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是北约(NATO)重要价值盟友,也是美国在许多议题上的重要伙伴,包括强健防卫、经济连结,以及促进民主人权等。除了致力捍卫相同价值,各自身为自由民主国家创造的繁荣,也有助彼此经济兴盛。
至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宣布退出机制,是否反映欧洲对台湾紧张情势的回应,又或者是与中俄结盟有关。巴特尔说,过去一年来,许多国家都对中俄战略结盟、北京支持俄罗斯向乌克兰开战深感关切。
巴特尔表示,如同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说,世上各国想法逐渐出现交集,认为应以更实际方式对待与北京的关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